字好书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时间: 2025-07-31 14:36:11

诗句

虏横干戈密,官清财赋强。

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

五郡树佳政,诸公交荐章。

忠言动天听,惜去把麾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36:11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原文展示:

虏横干戈密,官清财赋强。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五郡树佳政,诸公交荐章。忠言动天听,惜去把麾忙。

白话文翻译:

敌人肆意侵扰,战火愈加频繁;官员清廉,税赋却异常沉重。在饥荒年份,没有人饿死,乱世之后却有金汤来救助。五个郡县树立良好的政绩,大家纷纷推举好政策。忠诚的谏言感动了上天,令人惋惜的是却匆匆离去,无法把持权柄。

注释:

  • :敌人或侵略者。
  • 干戈:指战争,武器。
  • 饥年:指饥荒的年份。
  • 饿莩:饿死的人,莩是尸体的意思。
  • 金汤:比喻富裕的资源或救助措施。
  • 五郡:指五个地方行政单位。
  • 佳政:好的政策。
  • 忠言:对国家或君主的忠诚劝谏之言。
  • :指统治或指挥。

典故解析:

  • 金汤:源于古代对国家富裕和强盛的形象比喻,表示国家战略和物质力量的保障。
  • 忠言:古往今来,忠言逆耳,但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因素,诗中提到的“忠言动天听”强调了忠诚劝谏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情感真挚,形式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战乱频繁的时代,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深切关心,并且寄托了他对良政的向往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局势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揭示出敌人的侵扰与官员的清廉之间的矛盾,反映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提到的“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则传达出一种希望与信念,即在困境中仍然能够找到救助的办法。全诗构思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也有对未来美好政局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虏横干戈密:敌人频繁侵扰,战争愈加严重,暗示国家的危机。
    • 官清财赋强:官员虽清廉,但税赋负担却加重,反映出治理的矛盾。
    • 饥年无饿莩:在饥荒中没有人因饥饿而死,表明政策救助的有效性。
    • 乱后有金汤:战乱之后,国家有富足的救助措施,展现出希望。
    • 五郡树佳政:五个郡县推行良好的政策,展现出治理的成效。
    • 忠言动天听:忠诚的劝谏能够感动上天,暗示了良策的重要性。
    • 惜去把麾忙:可惜的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匆匆离去,无法继续施展才华。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金汤”作为国家富裕的象征。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强调了官员清廉和良政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在动荡时期,忠言与政策对国家的影响。

意象分析:

  • :象征外敌的威胁。
  • 金汤:象征国家的富足与强盛。
  • 忠言:象征对国家的忠诚与理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汤”指的是: A. 金属的汤 B. 富裕的资源 C. 烹饪的汤 答案:B

  2. “虏横干戈密”中的“虏”指的是: A. 朋友 B. 敌人 C. 动物 答案:B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绝望 B. 希望 C. 恼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中的民生困境,但更强调了个人的痛苦与情感,而戴复古的诗则更注重于国家治理的理想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诗歌分析。
  • 《古代诗词鉴赏》:提供诗词鉴赏技巧与方法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且尽杯中酒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三 菊花新 八六子(戏改秦少游词) 酹江月 蝶恋花 贺新郎(罗浮作) 贺新郎(赠紫元)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巧立名色 矛字旁的字 泥洼子 心绪不宁 雪窖 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杀父之仇 知其一,未睹其二 里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包含晰的词语有哪些 緑緁绶 花岗岩脑袋 小字头的字 包含付的成语 恃才扬己 不赀之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