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诗 其五

《杂诗 其五》

时间: 2025-05-08 01:03:24

诗句

月明栖鸟动,月暗栖鸟定。

茅鸱潜枳枸,大眼挂宵镜。

皇天生万物,一物畀一性。

遂令盖壤间,扰扰事争竞。

喧呶穷日夕,岂不慁天听。

化工虽云巧,为法秪自病。

沉思令人嗟,欲问谁与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24

原文展示

杂诗 其五
作者: 刘基 〔元代〕

月明栖鸟动,月暗栖鸟定。
茅鸱潜枳枸,大眼挂宵镜。
皇天生万物,一物畀一性。
遂令盖壤间,扰扰事争竞。
喧呶穷日夕,岂不慁天听。
化工虽云巧,为法秪自病。
沉思令人嗟,欲问谁与应。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明亮的夜晚,鸟儿活动不已;而在月光昏暗的时刻,鸟儿则安静地栖息。
茅草丛中,鹰鸮隐匿于枳树和柚子树之中,大眼睛闪耀着宵夜的明镜。
上天创造万物,每一样事物都有其特性。
因此在大地上,纷扰的事情便不断争斗竞争。
喧闹声响彻日夜,难道不令人担忧天听?
即使工匠再如何巧妙,所遵循的法则也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沉思让人叹息,想问谁能与之应和?


注释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栖鸟:栖息的鸟。
  • 茅鸱:形似猫头鹰的鸟,常在夜间活动。
  • :隐匿、潜伏。
  • 枳枸:指枳树和柚子树。
  • 皇天:上天、自然。
  • 盖壤间:比喻大地之间。
  • 扰扰:纷扰、喧闹。
  • 喧呶:喧闹、嘈杂的声音。
  • 化工:工匠、手艺人。
  • 为法:按规律、法则。
  • :叹息。

典故解析

  • 月明与月暗:诗中对比明暗,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规律。
  • 皇天生万物: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法则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士杰,号梦溪,浙江义乌人,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政治才能闻名,参与了明朝的建立。

创作背景

《杂诗 其五》创作于元末明初,那个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与人事,表达了对社会纷争和人性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杂诗 其五》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引入对人世纷扰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月明的景象与鸟儿的动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活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接着通过对茅鸱的描写,展示了在静谧自然中潜藏的力量。

“皇天生万物,一物畀一性”,这一句揭示了自然法则的公正与和谐,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随后的“扰扰事争竞”,则反映了人世间的争斗与竞争,诗人对这种现象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最后,诗人通过沉思与叹息,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邃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明栖鸟动:月光明亮,鸟儿活跃。
  2. 月暗栖鸟定:月光暗淡,鸟儿安静。
  3. 茅鸱潜枳枸:鹰鸮藏匿在枝叶中。
  4. 大眼挂宵镜:它的大眼睛如同夜空的明镜。
  5. 皇天生万物:上天创造万物。
  6. 一物畀一性:每一样事物都有其特性。
  7. 遂令盖壤间:导致地面上纷争不断。
  8. 扰扰事争竞:喧闹的事情在争斗。
  9. 喧呶穷日夕:喧闹声响彻日夜。
  10. 岂不慁天听:难道不令人担忧上天的耳朵吗?
  11. 化工虽云巧:即使工匠再巧妙。
  12. 为法秪自病:所遵循的法则也只会让自己受苦。
  13. 沉思令人嗟:沉思让人叹息。
  14. 欲问谁与应:想问谁能与之应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月明与月暗对比,展现自然变化与人事无常。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象征:鸟儿的活动与安静象征着生活中的忙碌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纷争与困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无奈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希望与宁静。
  • 鸟儿: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茅鸱:象征隐秘与智慧。
  • 皇天:象征自然法则与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月明栖鸟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鸟儿在安静栖息
    • B. 鸟儿在活动
    • C. 鸟儿在打斗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皇天生万物,一物畀一性”,指的是__答案:每一样事物都有其特性。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化工虽云巧”为肯定句。


    • 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 《春望》(杜甫): 反映社会动荡与人情冷暖。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杂诗 其五》: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引入人事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刘基则强调对社会的哲理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归国谣·金翠羽 章台夜思 谒金门·春漏促 过扬州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湘中作 残花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急呼呼 嗓癀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風字旁的字 文以载道 楚剧 厂字头的字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女字旁的字 射鱼指天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风驰草靡 岩居川观 白费心机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止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高自骄大 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