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6: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6:18:50
江乡积阴气,二月春风寒。
壮士缦胡缨,伐鼓开洪澜。
长风翼万轴,撇若横海翰。
马衔伏猿门,翊卫森牙官。
仗钺指天狼,怒发冲危冠。
在江边的故乡,阴云密布,二月的春风令人感到寒冷。壮士们佩戴着华丽的胡缨,击鼓声响起,仿佛在开创一场气势磅礴的战斗。长风如同万架巨帆,横扫海面。马儿衔着伏击的信号,护卫队伍严阵以待。手握战斧,直指天狼星,愤怒的头发冲天而起,显得格外威风凛凛。
“天狼”在古代天文学中是指天狼星,古人认为这是凶星,常用来象征敌人或灾难。这里指的是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和对战斗的决心。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士俊,号季高,元代诗人、政治家,因其在明初的贡献而受到后世敬仰。他的诗风多表现豪放之气,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末明初,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许多士人投身于南征北战,诗中表现了壮士的英勇和对未来的决心。
《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其二》展现了战士在春风中出征的壮丽场面,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军事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壮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激昂情绪。开篇的“江乡积阴气,二月春风寒”通过描绘阴霾天气,渲染了战士出征的艰辛与冷酷,而“壮士缦胡缨,伐鼓开洪澜”则直接表达了勇士们的豪情壮志,敲响战鼓,激起澎湃的斗志。
后半部分通过“长风翼万轴,撇若横海翰”及“仗钺指天狼”,将壮士的勇猛与大自然的力量结合,展现出一种与天地相融的气势,体现了诗人对壮士奋勇向前的期待与信心。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铿锵有力,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壮士出征的豪情和对未来胜利的渴望。通过描绘战士们在春寒中出征的场景,体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测试:
此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仗钺指天狼”中的“天狼”指代什么?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