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山间种艺十绝

《留山间种艺十绝》

时间: 2025-05-02 10:51:15

诗句

萧艾敷荣各有时,深藏芳洁欲奚为。

世间鼻孔无凭据,且伴幽窗读楚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1:15

留山间种艺十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诗歌内容: 萧艾敷荣各有时,深藏芳洁欲奚为。世间鼻孔无凭据,且伴幽窗读楚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表达了自然的花草各自有其生长的时节,虽然自己深藏着清纯的美好,但又有什么用呢?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中,往往人们对于真理的感知并没有确切的标准,不如安静地在窗前阅读《楚辞》。


注释:

  • 萧艾:指野草,常用来比喻生命的平凡与渺小。
  • 敷荣:开花,生长繁荣的意思。
  • 深藏:深深地隐藏。
  • 芳洁:指芳香而清洁的品质。
  • 鼻孔无凭据:比喻世人对事物的看法缺乏依据。
  • 幽窗:安静的窗子,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性情清高,作品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加深,表现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和对内心深处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生长规律与自身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开头的“萧艾敷荣各有时”引入了自然界的法则,表明每种植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时机,似乎暗示着人生也有其必然的轨迹。而接下来的“深藏芳洁欲奚为”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迷茫,尽管内心有着高洁的追求,但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这种追求似乎显得无足轻重。

“世间鼻孔无凭据”一句的出现,进一步加深了对世俗观念的批判,人们的感知常常是片面的,缺乏深思熟虑的判断。最后一句“且伴幽窗读楚辞”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得,选择在幽静的环境中阅读经典,以求得内心的安宁和对人生的更深理解。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与人心,既有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价值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艾敷荣各有时:描绘了自然界的生长规律,暗示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 深藏芳洁欲奚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困惑,虽然有高洁之志,但在世俗中难以实现。
  • 世间鼻孔无凭据:揭示世人观察事物的偏见与误解,缺乏真正的理解与判断。
  • 且伴幽窗读楚辞:选择在安静的空间中阅读经典,以此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与人心的对比,突显内心的孤独感。
  • 隐喻:用“鼻孔”比喻人们的看法,暗含对世俗的讽刺。
  • 象征:幽窗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洁。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世俗的困惑,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萧艾:象征生命的平凡与渺小。
  • 芳洁:象征内心的高尚与纯洁。
  • 幽窗: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楚辞:代表古典文化及智慧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萧艾敷荣各有时”中的“萧艾”指的是什么?

    • A. 某种花卉
    • B. 野草
    • C. 树木
  2. 诗中提到的“楚辞”代表什么?

    • A. 诗歌的典范
    • B. 一种植物
    • C. 生活的困惑
  3. “且伴幽窗读楚辞”一句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对世俗的追求
    • B. 对内心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留山间种艺十绝》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有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关照,前者更偏向于对世俗的反思,后者则表现了归隐田园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选读》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郎中弟见寄 次韵郎中弟见寄 次韵郎中弟见寄 次韵郎中弟见寄 次韵郎中弟见寄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次韵公显宫教实见天都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圪塔 计略 闭口无言 水字旁的字 摇头黣尾 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翻手云覆手雨 信心十足 独行踽踽 随声附合 艮字旁的字 烽鼓 日字旁的字 简恤 弓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