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1:07
送方蒙中赴辟二首
刘克庄
圣君羔雁远相求,去去榆关迫盛秋。
应念霜寒履中野,定分月色照鄜州。
画江谋拙难言智,出塞诗豪不惹愁。
却笑缚轮观井者,一生过计更私忧。
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方蒙中赴辟的送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思考。即使在遥远的榆关,也能感受到圣君的召唤,离别之际,寒霜侵袭,脚下的野地愈加凛冽。即使对未来的拼搏有着美好的愿景,但在出塞的豪情之下,仍然难以掩饰内心的忧愁。最后,诗人以轻松的口气调侃那些只关心眼前小利的人,反而更显得自己心中忧虑的沉重。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俊,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送别之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朋友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方蒙中前途的祝福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圣君羔雁远相求”引入,既表现出对国家前景的关注,也暗示了个人理想的追求。接着通过“去去榆关迫盛秋”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急迫而又肃杀的氛围,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离别的迫切。
诗中“应念霜寒履中野”一句,描绘了在寒霜侵袭的环境中,行者的艰辛,流露出深切的关怀。而“定分月色照鄜州”,则转向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美好愿望。
后半部分“画江谋拙难言智,出塞诗豪不惹愁”则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虽然有豪情壮志,却难以逃避内心的忧虑。最后以“却笑缚轮观井者”作结,带有一丝讽刺意味,让人思考人生的价值和追求的方向。
整首诗情感丰富,结构严谨,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刘克庄的诗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榆关”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与旅途
C. 自由
诗中“霜寒履中野”是指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旅途的艰辛
C. 友人的牵挂
“却笑缚轮观井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讽刺庸碌生活
B. 对未来的担忧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