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5-03 21:37:06

诗句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花啼杜宇归来血,树挂苍龙蜕后鳞。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

燕南赵北无金土,王后卢前总故人。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06

原文展示: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花啼杜宇归来血,树挂苍龙蜕后鳞。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
燕南赵北无金土,王后卢前总故人。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白话文翻译:

高原的水流出,山河因此改变;战场的风吹来,草木都弥漫着腥味。
花儿在啼叫,杜宇声中带着归来时的血;树上挂着苍龙蜕下的鳞片。
白骨增多,死去的士兵化为鬼魂;青山之中,原本就有地仙游荡。
燕南和赵北再也没有金土,王后和卢氏前的故人都已成追忆。
神功与圣德的事迹已有三千卷,大定与明昌的盛世已持续五十年。

注释:

  • 高原:指地势较高的地区,常与水源相关。
  • 杜宇:指杜鹃,古人常用其啼声象征哀伤和归乡。
  • 苍龙:传说中的神龙,象征权威和力量。
  • 白骨:指战争中阵亡士兵的尸骨,暗示战争的残酷。
  • 地行仙:传说中能在地上行走的仙人,象征超脱和长生不死。
  • 金土:指丰饶的土地或财宝,表达对物质的追求。
  • 神功圣德:指伟大的成就和德行,表明对历史的总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仲,号天柱,金朝末年的诗人和词人,因其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金朝的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担忧与思考。诗中既有对战争的抨击,也有对历史的深切反思,展现了元好问的忧国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间惨景的对比,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悲惨后果。开头两句描绘了高原水流出后的变化和战地的腥风血雨,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随后,杜宇的啼叫和树上挂着的苍龙鳞片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暗示着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悲伤。诗中提到的“白骨”和“地行仙”,让人感受到生死无常与超然的哲思。最后两句则表现出对过去繁荣盛世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和历史的怀念,强化了诗的情感基调。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原水出山河改:高原的水流出,导致山河的变化,暗示自然与人事的关系。
  2. 战地风来草木腥:战场上的风吹来,草木弥漫着鲜血的腥味,突显战争的残酷。
  3. 花啼杜宇归来血:花儿似乎在哭泣,杜鹃的啼鸣带着血腥的归来,象征着哀伤与死亡。
  4. 树挂苍龙蜕后鳞:树上挂着苍龙蜕下的鳞片,象征着力量的消逝,暗含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5. 白骨又多兵死鬼:战斗致使尸骨增多,士兵化为鬼魂,揭示战争的惨烈。
  6. 青山原有地行仙:青山之中本来就有地仙,暗示生死与超脱,哲学的思考。
  7. 燕南赵北无金土:南燕北赵再无丰饶的土地,表达对物质匮乏的忧虑。
  8. 王后卢前总故人:回忆起王后与卢氏,表明对故人的怀念。
  9. 神功圣德三千牍:伟大的功绩与德行已经有三千卷,历史的积淀。
  10. 大定明昌五十年:大定与明昌的盛世已经持续了五十年,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战乱联系,赋予诗歌以鲜明的意象。
  • 拟人:花啼与杜宇的呼唤,使自然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切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故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元好问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原水:象征自然变化及其对人事的影响。
  • 战地风:代表战争带来的恐怖和悲痛。
  • 杜宇:哀伤的象征,代表失去的故乡与生命。
  • 苍龙:象征权力与荣耀的消逝。
  • 白骨:战争的直接后果,象征死亡。
  • 青山:自然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元好问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杜宇”是指哪种动物?

    • A. 燕子
    • B. 鹰
    • C. 杜鹃
    • D. 孔雀
  3. “白骨又多兵死鬼”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战争的残酷与死亡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间的和谐

答案:

  1. B. 元好问
  2. C. 杜鹃
  3. B. 战争的残酷与死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元好问的《句》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无奈。元好问的诗更加强调对历史的反思与怀念,而杜甫则通过对现实的描写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思想深度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元好问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金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贻潘邠老 登城二首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 初见嵩山 嘲无咎夜起灯听慎思诵诗 田家三首 白纻词二首效鲍照 踵息斋 调全玉病二首 雨夜怀陈永源山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倏来忽往 扼腕长叹 包含知的成语 无施不效 私箧 女字旁的字 点石成金 包含恤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侍宿 包含名的成语 包含襟的成语 比肩相亲 取威定霸 托逃 赤字旁的字 精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