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06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花啼杜宇归来血,树挂苍龙蜕后鳞。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
燕南赵北无金土,王后卢前总故人。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高原的水流出,山河因此改变;战场的风吹来,草木都弥漫着腥味。
花儿在啼叫,杜宇声中带着归来时的血;树上挂着苍龙蜕下的鳞片。
白骨增多,死去的士兵化为鬼魂;青山之中,原本就有地仙游荡。
燕南和赵北再也没有金土,王后和卢氏前的故人都已成追忆。
神功与圣德的事迹已有三千卷,大定与明昌的盛世已持续五十年。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仲,号天柱,金朝末年的诗人和词人,因其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这首诗写于金朝的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担忧与思考。诗中既有对战争的抨击,也有对历史的深切反思,展现了元好问的忧国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间惨景的对比,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悲惨后果。开头两句描绘了高原水流出后的变化和战地的腥风血雨,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随后,杜宇的啼叫和树上挂着的苍龙鳞片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暗示着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悲伤。诗中提到的“白骨”和“地行仙”,让人感受到生死无常与超然的哲思。最后两句则表现出对过去繁荣盛世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和历史的怀念,强化了诗的情感基调。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切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故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元好问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杜宇”是指哪种动物?
“白骨又多兵死鬼”这句表达了什么?
比较元好问的《句》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无奈。元好问的诗更加强调对历史的反思与怀念,而杜甫则通过对现实的描写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思想深度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社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