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6:14
原文展示:
贻潘邠老 张耒 〔宋代〕
有屋可以读书,有竹可以忘忧。 采庭之菊香有馀,烹园之蔬甘且柔。 贤哉二子,又复何求。 鬼不尔责,人不尔仇。 沽酒可饮,江鱼可羞。 又安用列鼎食珍,佩印封侯。 我居柯西,相隔一里,可以杖履朝往而夕游。 必未厌我乞醯与借马,但只恐勤君赤脚与露头。 不然将吾颜子箪食瓢饮屡空之乐,又欲翻董生清明玉杯繁露之春秋。
白话文翻译:
有一间屋子可以读书,有一片竹林可以忘却忧愁。 采摘庭院中的菊花,香气依旧浓郁;烹饪园中的蔬菜,味道甘甜且柔软。 贤能的两位朋友,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鬼神不会责怪你们,人们也不会与你们为敌。 买酒可以畅饮,江中的鱼也值得品尝。 又何必追求丰盛的宴席,佩戴印章封侯呢? 我住在柯西,与你相隔仅一里,可以早晨拄杖前往,傍晚游玩归来。 你们可能不会厌烦我借醋和借马,只怕你们会勤劳到赤脚露头。 否则,我将享受颜回那种简朴的生活乐趣,又想翻阅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赠给潘大临的,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读书、竹林、菊花、蔬菜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读书、竹林、菊花、蔬菜等日常事物的描述,传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贤哉二子,又复何求”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物质追求的超然态度。结尾处提到的颜回和董仲舒,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高洁品格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颜子箪食瓢饮”出自哪部经典?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道德经》
诗中的“董生清明玉杯繁露”指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A. 董仲舒 B. 董其昌 C. 董卓 D. 董源
诗中提到的“柯西”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书名 D. 植物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