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

时间: 2025-05-10 07:11:35

诗句

蹉跎流落已华颠,又见荆湖一岁迁。

人怯苦寒愁日短,天收残腊放新年。

园林寂历飘梅后,里巷经过爆竹前。

自料知非犹得在,潜心久学卫蘧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35

原文展示: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 张耒 〔宋代〕

蹉跎流落已华颠,又见荆湖一岁迁。 人怯苦寒愁日短,天收残腊放新年。 园林寂历飘梅后,里巷经过爆竹前。 自料知非犹得在,潜心久学卫蘧先。

白话文翻译:

时光蹉跎,我已老去,又一次在荆湖度过了一年。 人们害怕严寒,忧愁日子短暂,而天公却收起了残余的腊月,迎来了新年。 园林在梅花飘落后显得寂静,街道在爆竹声中热闹非凡。 我自知已非,但仍能存在,潜心学习,久已追随卫蘧的先贤。

注释:

  • 蹉跎:指时间白白过去,虚度光阴。
  • 华颠:指头发花白,年老。
  • 荆湖:指今湖北一带。
  • 残腊:指农历年末的腊月。
  • 寂历:寂静。
  • 卫蘧:指卫国大夫蘧伯玉,古代贤人,以好学著称。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作于己卯年(1099年)十二月二十日,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同时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学问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诗中“蹉跎流落已华颠”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而“天收残腊放新年”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新旧交替的喜悦。后两句通过对园林和里巷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即使自知已非,仍愿潜心学习,追随先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学问的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蹉跎流落已华颠”,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通过“蹉跎”和“华颠”两个词语,传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 第二句“又见荆湖一岁迁”,通过“又见”和“一岁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直观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第三句“人怯苦寒愁日短”,通过“怯”和“愁”两个词语,描绘了人们对严寒的畏惧和对日子短暂的忧愁。
  • 第四句“天收残腊放新年”,通过“收”和“放”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新旧交替的景象,传达了新年的喜悦。
  • 第五句“园林寂历飘梅后”,通过“寂历”和“飘梅”,描绘了园林在梅花飘落后显得寂静的景象。
  • 第六句“里巷经过爆竹前”,通过“经过”和“爆竹”,描绘了街道在爆竹声中热闹非凡的景象。
  • 第七句“自料知非犹得在”,通过“自料”和“犹得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接受。
  • 第八句“潜心久学卫蘧先”,通过“潜心”和“久学”,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即使自知已非,仍愿追随先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蹉跎流落已华颠”中的“华颠”比喻年老。
  • 拟人:如“天收残腊放新年”中的“天收”和“放”赋予了天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园林寂历飘梅后,里巷经过爆竹前”中的“园林”与“里巷”,“寂历”与“经过”,“飘梅”与“爆竹”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慨时光流逝,期待新年,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对岁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新年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对学问的不懈追求和对先贤的追随。

意象分析:

  • 蹉跎: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华颠:年老,生命的衰老。
  • 荆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残腊:岁末的寒冷,时间的结束。
  • 新年:新的开始,希望和喜悦。
  • 园林:寂静,孤独。
  • 里巷:热闹,喜庆。
  • 卫蘧:学问,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蹉跎流落已华颠”中的“华颠”比喻什么? A. 年老 B. 漂泊 C. 寒冷 D. 喜庆
  2. 诗中“天收残腊放新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无奈 C. 喜悦 D. 孤独
  3. 诗中“潜心久学卫蘧先”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学问 B. 名利 C. 权力 D. 享乐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此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相比,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先贤的追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蜡梅 咏水仙花五韵 无题 和颜持约 夜抵贞牟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瓶中梅 次韵景纯道中寄大成 晚步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健 包含贰的词语有哪些 自动自觉 穴宝盖的字 飞字旁的字 迭为宾主 包含劣的成语 凿坯而遁 朗清 巛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藏踪蹑迹 邦组 望梅消渴 青衣 曰字旁的字 包含泽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秦晋之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