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7:01
青枫金刹依然在,
黄石圮桥元不改。
只有謪仙稽古堂,
兵烧水毁草树荒。
二大夫家有孙子,
去珠复还堂再起。
朱薨碧瓦拂金波,
牙签玉轴柱银河。
山鬼吹灯听夜诵,
秋免献颖供晨哦。
向来二李名父子,
今来二李佳兄弟。
鶺鴒双去集上林,
李家大夫看二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地方,青枫树和金色的寺庙依旧存在,黄石的桥却没有改变。只有那座“謪仙稽古堂”经历了战火和水灾,草木荒芜。诗中提到二位大夫的家中有孙子,曾经的珠宝从这里流失又重新回归。朱色的屋顶和碧绿的瓦片在阳光下闪耀,像银河一样的柱子和玉制的装饰让人赞叹。山鬼在夜晚点亮蜡烛,听着诵经的声音,秋天的时候不再献上清晨的禾穗。提到的二李是指有名的父子,如今又有了优秀的兄弟。鶺鴒鸟飞去在上林聚集,李家的大夫也在关心着这一切。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而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李师儒上舍稽古堂》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老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开篇以“青枫金刹”引入,既点明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着历史的积淀。然而,随着诗情的展开,古老的建筑却在战火和自然灾害中遭受了破坏,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
诗中提到的“二大夫家有孙子”则体现了文化传承的主题,表明即便在动荡的时代,家庭和文化的延续依然是人们心中最为珍视的部分。接下来的描写,既有对建筑美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的敬畏,如“山鬼吹灯听夜诵”,使整个诗篇在传承与变迁之间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最后,诗人以“李家大夫看二二”收尾,既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的肯定,也对未来的美好寄予了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自然的灵动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整首诗以古建筑和自然景观为载体,深刻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反省,同时也展现了对文化传承和家庭延续的珍视。诗人在对比变迁与不变之间,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青枫金刹”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建筑物
C. 宗教信仰
D. 以上都是
“朱薨碧瓦”中形容的建筑颜色是什么?
A. 红色和绿色
B. 蓝色和黄色
C. 黑色和白色
D. 棕色和灰色
诗中提到的二李指的是?
A. 两位诗人
B. 两位大夫的家族
C. 两位历史人物
D. 两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