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38:00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在傍晚的江南,我听见竹枝曲的歌声,南方的人们在欢庆,而北方的人却在悲伤。自从雪中开始唱新歌,直到三春的花朵凋零的时候。
“竹枝曲”是唐代江南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歌曲,表现了当地的生活风情和人们的乐观情绪。诗中提到的“雪里唱新曲”可能暗指北方的寒冷与困苦,而江南则因气候温暖而生机盎然,形成鲜明对比。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 Saint,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以诗歌、散文和政治活动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踏歌词》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比南北人们的不同心态,反映了社会的分裂与人们的情感状态。
《踏歌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南北地区人们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诗的开头便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江南,音乐悠扬动听,给人一种温暖和欢快的感觉。接着,诗人对比了南人和北人的不同心境,南人行乐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而北人的悲伤则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苦恼与无奈。
从“自从雪里唱新曲”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北方的寒冷与南方的春暖相对立,描绘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对比。此句不仅展现了新曲的诞生,更暗含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最后一句“直到三春花尽时”,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生活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不同人群在相同环境下的不同反应,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中描绘的“南人”与“北人”分别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竹枝曲”是什么?
“自从雪里唱新曲”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琵琶行》与《踏歌词》均通过音乐传达情感,但《琵琶行》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历程,而《踏歌词》则更关注社会的对比与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