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5:34
屡丰多黍稌,先备富仓箱。
岂但三年蓄,优为万室藏。
君恩何以报,努力事耕桑。
这首诗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对国家恩泽的感激。作者提到,丰收的谷物多得很,提前准备了充足的粮仓。丰收不仅仅是为了储存三年的粮食,更是为了惠及万家万户。作者在感慨国家的恩惠时,决定用辛勤的耕作来报答。
作者介绍:廖唐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田园诗和咏怀诗为主,风格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怀及对农民生活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农业丰收的季节,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国家施政的感激,表现了诗人对农业和农民的重视。
这首诗以“丰收”作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及对国家恩泽的感激之情。开头两句描绘了丰收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富足的满足感,同时也体现了农民勤劳耕作的精神。尤其是“岂但三年蓄,优为万室藏”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最后两句表达了报恩的决心,诗人通过努力耕作来回报君恩,体现了忠于国家、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丰收的赞美,更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肯定与社会责任感的表达。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农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逐句解析:
屡丰多黍稌:诗人用“屡丰”两字强调丰收的频繁,接着“多黍稌”则具体指代丰收的粮食,显示出农田的富饶。
先备富仓箱:诗人在此处提到准备粮仓,体现出务实的态度,强调储备粮食的重要性。
岂但三年蓄:此句反问,强调丰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更是为了更大的目标。
优为万室藏:强调丰收的粮食可以惠及万户人家,显示出作者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君恩何以报:此句表露出对国家恩惠的感激,体现了忠诚和感恩的情怀。
努力事耕桑:最后的决心句,表达了通过辛勤劳动来回报国家的意愿,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丰收的赞美和感恩,表达了农民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通过勤劳来回报社会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屡丰多黍稌”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君恩”是指: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廖唐英的《广惠仓》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前者更侧重于丰收的喜悦和感恩,后者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忧虑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两首诗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