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6:39
敬题藏书图,盥手展卷轴。
开图心更伤,先姑倚书屋。
端严坐幽居,风景满清目。
诗书藏石室,庭前荫桐竹。
夫子尚幼年,侍亲捧书读。
我舅因远游,慈训严且肃。
夫子本好学,显亲与宗族。
哀哉孝思纯,每忆慈亲哭。
命吾当勤俭,往迹说心曲。
诗书亲口传,典衣买薪粟。
常自忆昔时,抱恨意未足。
我闻惟泪下,哽咽对清烛。
未得侍慈颜,百身何所赎。
衔哀拜遗容,濡毫更奠祝。
敬意地题写这幅藏书图,洗手后展开卷轴。
打开图画,心中更加伤感,曾经姑姑倚靠在书屋。
端坐在幽静的居所,眼前的景色清晰可见。
诗书藏于石室,庭前的桐树和竹子荫蔽。
我的夫子年幼时,曾陪伴父母捧书而读。
我的舅舅因远游,慈爱的教诲严肃且认真。
夫子本来就爱学习,显赫的亲戚与宗族。
哀哉,纯真的孝思,每当忆及慈亲不禁哭泣。
父母教导我应该勤俭,往事总是诉说心声。
诗书是由亲口传授,衣物和粮食都是辛勤得来的。
常常回忆往昔,心中抱恨觉得未足。
我听闻时泪流满面,哽咽着对着清烛。
未能侍奉慈亲的面容,百般苦恼何以补偿。
含着哀思拜遗容,浸湿笔尖再次祝福。
孔璐华,清代诗人,生活在充满文化氛围的时期。他以清新秀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多涉及家庭、亲情和人生感悟。
《题石室藏书图》创作于对祖辈与家庭的思念之际,诗人通过对藏书图的描绘,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对自己求学路上的思考。清代是一个重视教育与文化的时代,书籍与诗歌成为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这首诗通过描绘藏书图,引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敬题”二字表明了作者对图画的尊重和重视。接着,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藏书图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尤其是对姑姑的依恋与哀思。诗中提到的幽居、清目、桐竹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伤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追忆。
在亲情方面,诗人不仅回忆了亲人对自己的教导,也透露出对亲人离世的无奈与哀伤。特别是在描写“未得侍慈颜,百身何所赎”时,深刻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家庭温暖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藏书图的描绘,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体现了传统的孝道思想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他的老师
C. 他的父亲
“每忆慈亲哭”中“哭”字的情感是?
A. 喜悦
B. 愤怒
C. 哀伤
诗中提到的“庭前荫桐竹”体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
B. 宁静
C. 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