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22
酬窦大闲居见寄
房孺复 〔唐代〕
来自三湘到五溪,
青枫无树不猿啼。
名惭竹使宦情少,
路隔桃源归思迷。
鵩鸟赋成知性命,
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
骑省风流讵可齐。
这首诗描写了从三湘到五溪的旅程,沿途青枫树下总能听见猿猴的啼叫。我的名声让人感到羞愧,因此在官场上的情感也少了几分。路途遥远,回家的思念如同迷雾笼罩着心头。鵩鸟的歌赋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短暂,鲤鱼的书信传来却让我心中充满了遗憾。恳求你能强行将我与潘年相比较,但这种风流才情又怎能轻易相齐呢?
作者介绍:房孺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收到朋友的寄信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地点和意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无奈。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人通过描绘三湘与五溪之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青枫树下的猿啼声,寓意了孤独与思乡,既是对自然的描摹,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接着,诗人以“名惭竹使宦情少”反映出对官场的无奈与失落,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厌倦。
此外,诗中“桃源”的提及,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与现实生活的强烈对比。后面的“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友人远离的惋惜。最后,诗人对比潘岳,显示出对才华的渴望与自我怀疑,结尾的反问不仅呼应了前面的失落感,也给人留下深思的余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友人思念的复杂情感,深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孤独,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湘”是指哪个地区?
A. 湖南
B. 湖北
C. 广东
D. 四川
“桃源”代表着什么样的境地?
A. 官场生活
B. 理想的隐居生活
C. 商业繁华
D. 战争纷争
诗中提到的“潘年”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潘岳
D. 王维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拟人
B. 排比
C. 比喻
D. 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