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25
济江元自阔,轻舟下吴会。
南纪改波澜,吾将罪真宰。
这条江本来就很宽广,轻舟顺流而下,驶向吴地。南方的风浪已经平息,我将要把真正的责任归咎于那些统治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吴会”是对古代吴国的地理指称,吴国在春秋时期是著名的诸侯国,尤其以其文化和水路交通闻名。诗中提到的“南纪”可能隐喻南方的动荡与政治风云,映射了当时南方的社会状况。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孟氏,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是南宋最后的抗元英雄,以忠诚和勇敢著称。文天祥在宋元之际,积极参与抗战,并以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侵略者的愤怒。
创作背景:
《渡江第十》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危机四伏,外有蒙古的侵略,内有政治腐败。文天祥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渡江第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宽广的江河和轻舟顺流而下的情景,意在表达一种从容而坚定的态度。诗的开头“济江元自阔”,展现出一种浩瀚与辽阔的景象,仿佛预示着历史的沉重与广阔。接着“轻舟下吴会”,使人联想到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渺小和无奈,然而背负着家国情怀的文天祥并不打算沉默,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南纪”。这一转折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对未来的期望。
最后一句“吾将罪真宰”更是揭示了诗人对当权者的控诉与不满,文天祥以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对时局的敏锐观察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江河景象,更蕴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腐败统治的控诉,以及对未来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豪情与坚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会”指的是哪个古国?
诗人将真正的责任归咎于谁?
“轻舟下吴会”中的“轻舟”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