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行中斋三首

《送行中斋三首》

时间: 2025-05-07 09:49:09

诗句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

威凤虽在薮,肯顾鸡鹜食。

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

毫鼎已迁周,西山竟肌瘠。

豫子身自漆,长弘血成碧。

何尝怨废兴,而或二心迹。

坚白不在缁,羔裘良自惜。

此谊公素明,俗见或未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09

诗词名称: 送行中斋三首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原文展示: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
威凤虽在薮,肯顾鸡鹜食。
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
毫鼎已迁周,西山竟肌瘠。
豫子身自漆,长弘血成碧。
何尝怨废兴,而或二心迹。
坚白不在缁,羔裘良自惜。
此谊公素明,俗见或未识。


白话文翻译:

神龙失去水源,无法安逸地栖息。
即使威凤在丛林之中,难道会顾及那些鸡和野鸭吗?
因此,古人心志变化是极为不易的。
毫鼎已经迁移到周朝,西山的肌肉却显得枯瘦。
豫子的身体涂上漆,长久以来的血液变得青碧。
又何曾怨恨兴废,而是有些人心怀二意。
纯白之物不屑于黑色,羊皮裘衣自然要珍惜。
这份情谊本是公正明白,然而世俗之人或未曾识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龙:传说中的龙,象征权力与尊贵。
  • 威凤:指一种神鸟,寓意高贵与威严。
  • 毫鼎:古代炊具,迁移象征权力的变化。
  • 豫子: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身份或地区的人。
  • 羔裘:指小羊的毛皮,象征温暖和珍贵的东西。

典故解析:

  • 毫鼎迁周:指周朝建立后,象征权力的转移。
  • 西山瘠肌:象征环境的恶化或权力的衰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天祥,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因其忠义而著称。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存亡与民族的独立,最终为保卫国家而牺牲。

创作背景: 《送行中斋三首》是在文天祥抵御外敌、捍卫家国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国情怀的深切思考及对友人的告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取了四言的形式,语句简洁而富有力量。开篇以“神龙荡失水”开场,运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失去依靠后的无助与失落。随后,诗人通过“威凤”和“鸡鹜”的对比,揭示了高贵与卑微之间的距离,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诗中提到“古之人,受变心不易”,表现了文天祥对于古人节操的钦佩,以及对当下人心不古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坚白不在缁”处达到高潮,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外在环境的对立。

整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当下时局的深刻思索。文天祥以悲壮而坚定的笔调,传达了他对国家和友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诗意深邃而感人至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龙荡失水:象征失去依靠和权力后,曾经的威风已不复存在。
  2. 驯扰终未得:表明即使努力也难以获得原有的安宁。
  3. 威凤虽在薮:即使高贵的存在也不会关注卑微的生物。
  4. 肯顾鸡鹜食:暗示着高贵与卑微之间的不可相通。
  5. 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古人有着坚定的信念,难以被外物所动摇。
  6. 毫鼎已迁周:历史上的权力转换,象征着变迁与不安。
  7. 西山竟肌瘠:环境恶化,象征着国家的衰败。
  8. 豫子身自漆:可能暗指某种身份的隐晦与掩饰。
  9. 长弘血成碧:形象描绘了身份的变化与痛苦。
  10. 何尝怨废兴:质疑世人对兴衰的怨恨。
  11. 而或二心迹:暗示了心态的不坚定与动摇。
  12. 坚白不在缁:强调了真情与信念的坚持。
  13. 羔裘良自惜:珍视内心的情感与信仰。
  14. 此谊公素明:友谊的真挚与透明。
  15. 俗见或未识:社会的常态往往无法识得真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神龙”、“威凤”等比喻高贵与权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形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通过“羔裘”等意象象征珍惜与坚贞的信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友人的深切告别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他忠诚于国家、坚持信念的崇高精神,揭示了在动乱时代,内心的坚定与珍视情感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龙:象征权力与失落。
  • 威凤:象征高贵与尊严。
  • 鸡鹜:象征卑微与无助。
  • 毫鼎:象征权力的象征与历史的变迁。
  • 羔裘:象征珍惜的情感与内心的真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神龙荡失水”意指: A. 失去权力
    B. 得到珍贵
    C. 安逸生活
    D. 自然灾害

  2. “威凤虽在薮”中“薮”指的是: A. 乡村
    B. 丛林
    C. 沙漠
    D. 城市

  3. 诗中提到的“羔裘”象征: A. 富贵
    B. 友情
    C. 珍惜
    D. 忍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文天祥《送行中斋三首》与李白《将进酒》在主题上均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潇洒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武夷山禅师 秋寄李频使君二首 深山逢老僧二首 其二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览姚合《极玄集》 送郑准赴举 寄清泠山道人 古塞上曲七首 其二 春晚书山家 杜侯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顺风行船 铢积锱累 办复 玩轻 隐若敌国 白字旁的字 咄嗟叱咤 天至 自字旁的字 千锤百炼 包含活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被发撄冠 败家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