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51
涉江采芙蓉,芙蓉待秋风。
登山采兰苕,兰苕霜早凋。
美人亭亭在云霄,郁摇行歌不可招。
湘弦沉沉写幽怨,愁心历乱如曳茧。
金支翠蕤纷在眼,春草迢迢春波远。
在江边采摘芙蓉花,芙蓉正等待着秋风的吹拂。
登上高山采摘兰苕,兰苕早已因霜冻而凋谢。
美人宛如亭亭玉立的云朵,轻轻摇曳着行歌却无法呼唤。
湘弦轻声流淌,写下了满腹幽怨,愁绪如同缠绕的蚕茧。
金色的枝条和翠绿的蕤蕤在眼前纷纷而现,春草延绵,春波遥远。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允中,号天隐,山西太原人。他是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学者,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诗词的独特见解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望云谣》是一首充满抒情色彩的诗,元好问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首联“涉江采芙蓉,芙蓉待秋风”以动词“涉江”引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芙蓉待秋风”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接下来的“登山采兰苕,兰苕霜早凋”,则通过山与江的对比,进一步突出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第三联描绘了“美人亭亭在云霄”,把美人与自然完美结合,仿佛美人也如同自然中的一部分,然而“郁摇行歌不可招”则透出一种无奈,使人感受到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诗的最后两句“湘弦沉沉写幽怨,愁心历乱如曳茧”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湘弦的演奏传达了深切的忧伤,而“愁心历乱如曳茧”则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复杂与纠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既有清新的美感,又有深沉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愁苦,反映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望云谣》的作者是谁?
诗中“芙蓉”象征着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愁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