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岸

《秋岸》

时间: 2025-05-02 14:16:27

诗句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凋疏。

船上听呼稚,堤南趁漉鱼。

数帆旗去疾,一艇箭回初。

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6:27

原文展示:

秋岸
作者:杜牧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凋疏。
船上听呼稚,堤南趁漉鱼。
数帆旗去疾,一艇箭回初。
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河岸微微退后,柳树的影子也显得稀疏凋零。船上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呼喊声,堤岸南边赶着网鱼的人。几只帆船快速驶过,一只小船则像箭一样回到了起点。曾经进入过思念的梦中,因而我写信寄托我的思念。

注释:

  • 微退落:轻微地退去。
  • 柳影微凋疏:柳树的影子变得稀疏,暗示秋天的到来。
  • 呼稚:孩子们的呼喊声。
  • 漉鱼:捕捞鱼。
  • 数帆旗去疾:几只帆船迅速驶过。
  • 艇箭回初:小船如飞箭般返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而被称为“小李杜”。他的诗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丽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正是自然景色逐渐凋零的时节,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岸》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情感。开篇的“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凋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河岸的退落和柳影的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转向船上的日常生活,孩子们的呼喊声和赶鱼的人,打破了秋日的寂静,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数帆旗去疾”一句,描绘了几只帆船快速驶过的场景,表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感,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追求与向往。而“一艇箭回初”则通过对比,呈现出一种静谧与急促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结尾的“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梦境与书信,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使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凄美与思念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岸微退落:描绘了秋水渐退的景象,象征时光流逝。
  • 柳影微凋疏:柳树的影子稀疏,暗示秋季的来临。
  • 船上听呼稚:船上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增添生活的气息。
  • 堤南趁漉鱼:堤岸南边的人们忙于捕鱼,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繁忙。
  • 数帆旗去疾:几只快帆船飞速驶过,表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 一艇箭回初:小船快速返回,表现了生动的景象与心情的急切。
  • 曾入相思梦: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 因凭附远书:通过书信寄托思念,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船比作箭,表现速度之快。
  • 拟人:柳影似乎带有情感,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岸: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柳影:代表秋天的凋零与孤独。
  • :象征生活的旅途与追求。
  • 相思梦:表现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影微凋疏”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点?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船上听呼稚”是指什么?

    • A. 成人的声音
    • B. 孩子们的呼喊声
    • C. 动物的叫声
    • D. 风的声音

答案

  1. C. 秋天
  2. B. 孩子们的呼喊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情感。杜牧的诗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多了一份清幽与宁静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兰陵寓次作 满江红 其一 满江红 其一 满江红·海岳储祥 满江红·落魄高人 满江红(泛舟武夷,午炊仙游馆,次吕居仁韵) 满江红 其一 题胡雪渔山水画 满江红·狮子林夜雨 满江红·银漏穿花 满江红 偕友清晨梅花山观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石磬 打鸣儿 包含结的词语有哪些 面壁功深 包含峦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斋馔 开门见山 因机而变 丽春草 歺字旁的字 断梗流萍 乘人之危 广结尾的成语 皇天不负有心人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