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25
浮丘亭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
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斸砂床汲汤井。
这首诗描绘了黟山的神仙居所,三十六座山峰如雷雨般隔开。碧绿的城墙和栏杆上飘扬着双重的旗帜,诗人微笑着将浮丘作为座上宾。岩石的门没有锁,白天常常开启,紫色的云彩在楼台之间时隐时现。云中仙驾参差不齐,愿意为君主带来兴致。西边的昆仑山险峻无法抵达,东边望向蓬莱山却因弱水而感到忧愁。谁知道芳草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玉京宫殿就在珠帘的底下。未来某年在麟阁的清空之上,想起旧日的游玩,去寻访赤松。不想我也像你一样背负着丹鼎,来这里开凿砂床汲取温泉。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澄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秀丽,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范成大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历史上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道教文化的崇尚。
《浮丘亭》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与隐士生活的诗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黟山的神秘魅力,三十六峰如雷雨般隔开,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诗中对浮丘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人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我亦从公负丹鼎”的句子,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如“碧城栏槛”、“紫云明灭”,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空间。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揭示了隐士生活的乐趣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几句则表现了对旧游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岁月流逝中的淡淡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浮丘”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西昆巉绝”意指____(填入意图或主题)。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渴望。(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范成大的作品都有对山水的描绘,但王维更注重诗中的静谧与禅意,而范成大则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道教文化的崇尚。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