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7:22
南歌子
向滈 〔宋代〕
路尽湘江水,人行瘅雾间。
昏昏西日度严关。
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
北雁连书断,新霜点鬓斑。
此时休问几时还。
准拟桂林佳处过春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的画面:在湘江的尽头,水流淌而去,行人穿行于浓雾之中。黄昏时分,西沉的太阳越过了险峻的关口,远方的岭南山仿佛是一根簪子初次出现在天边。北飞的大雁传来的书信已经断绝,头上的新霜使鬓发变得斑白。这时我不想再问何时才能回去,只想在桂林这个美好的地方度过春天的残余时光。
作者介绍: 向滈,字子真,号白溪,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山水诗方面造诣颇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的旅途中,描绘了他在湘江一带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
《南歌子》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诗。全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路尽湘江水,人行瘅雾间”便设置了一个模糊而神秘的场景,旅人行走在浓雾中,似乎迷失了方向,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迷茫。接下来“昏昏西日度严关”,黄昏的设置不仅使得气氛更加沉重,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则用生动的比喻,将远方的山峦比作一根簪子,瞬间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远景的清晰度。北雁的断书和新霜的点缀,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人生的无奈。最后两句“此时休问几时还,准拟桂林佳处过春残”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尽管眼前充满了艰辛,心中仍然向往着美好的归宿。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既有孤独感,也有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旅途的细腻描绘,表露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归宿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在旅途中面临的孤独与美好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江水”象征着什么?
“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中“簪”字的比喻意义是?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向滈的《南歌子》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向滈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