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3:12
奉子一杯酒,为子照颜色。
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
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
登山勿厌高,四望都无极。
丘陇逐日多,天地为我窄。
只见李耳书,对之空脉脉。
何曾见天上,著得刘安宅。
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
请你喝一杯酒,帮助你照亮脸色。
只希望你的脸颊红润,不要在意下巴的白发。
自古以来没有人能长生,活着的人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登山时不要厌倦高处,四周望去无边无际。
丘陵和大地都在追逐太阳,天地对我来说却显得狭窄。
只见到李耳的书籍,面对它心中空荡荡。
何曾在天上见过,刘安的宅邸。
如果要问长生的人,孔丘的典籍是显而易见的。
刘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风清新洒脱,常以酒、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写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无果的无奈。同时,诗中通过劝酒的方式,表达对友人姚合的关心与劝慰,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以劝酒开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一句“奉子一杯酒”,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隐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则是对友人容颜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青春和活力的向往。
诗中提到“自古无长生”,直指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哲学思考。诗人以登山为喻,强调了追求理想和志向的重要性,虽然天地广阔,但人生的局限性使得追求显得尤为珍贵。李耳和刘安的典故引入,既让诗歌增添了历史深度,也反映了诗人对哲学思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欢快的酒宴气氛中,透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友谊的珍视。它不仅是对饮酒的劝慰,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了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对长生不老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李耳”指的是哪位人物?
诗人希望友人腮上如何?
诗中对长生不老的态度是怎样的?
对比两首作品,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生命和理想的理解,李白偏向于享乐和豪放,而杜甫则更加沉重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