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59
《金缕曲/贺新郎 闻杜鹃》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
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
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
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
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
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
寂暮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
啼尽血,向谁诉。
年轻时在都城的道路上,听那长亭青山与落日的景象,不如早些归去。
经过十八年,来往的联系已断,白发在世间见证了今古的变迁。
又在五更时分,听到那一句惊人的话。说是流亡的蜀国天子,
却又如此像当初的吴儿的语言。我再次叩拜,泪如雨下。
画堂客馆实在无数,记得那画桥边黄竹歌声,
桃花在前度的地方。风雨中断魂的苏季子,
春梦中家乡何处可寻。谁不希望获得封侯万户的荣耀呢?
寂静的江南,船轮在四角轻轻摇晃,问长安的路上无人居住。
啼声尽了血,向谁倾诉我的苦楚呢?
刘辰翁,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来看,擅于抒情,常以个人情感映射历史与社会变迁。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离愁,表现了对故乡与往昔的深切怀念。
这首词以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部分,诗人通过回忆年轻时的都门之路,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长亭和青山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接着,诗人提到在十八年间的来往断绝,表现出与故人的离散,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悲伤的历史感。
在词中,诗人对“蜀天子”的提及,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流亡者的同情,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同时,提到的“苏季子”则在引入个人情感的同时,传达出忠诚与牺牲的主题,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从个人的苦闷上升到对社会与历史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与感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中的“蜀天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少日都门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可将刘辰翁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的异同。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