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29
金缕曲 初夏
作者: 朱彝尊 〔清代〕
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
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
听半部新添蛙鼓。小白蔫红都不见,
但愔愔门巷吹香絮。绿阴重,已如许!
花源岂是重来误?尚依然倚杏雕栏,
笑桃朱户。隔院鞦韆看尽坼,
过了几番疏雨。知永日簸钱何处?
午梦初回人定倦,料无心肯到閒庭宇。
空搔首,独延伫。
谁在纱窗前说话?是梁间的双燕愁苦地 lamenting 春天已逝。
早就有那片片青荷叶,遮住了板桥西边的路。
听那半夜新添的蛙声,白色的小花和红色的花都已不见,
只有那轻轻飘落的香絮在门巷中吹拂。绿荫浓重,真是这样!
花源怎么会是重来的误会呢?我还依然倚靠在雕刻的杏树栏杆上,
笑看桃花红的朱户。隔院的秋千已经看尽了裂缝,
经历了几次稀疏的雨水。知道那漫长的日子里,钱是要在哪里簸?
午后的梦刚醒来,人却已经觉得疲倦,估计是没心情再到闲庭了。
空自焦急地搔首,独自伫立。
朱彝尊(1626-1682),字佩弦,号秋帆,清代诗人、词人、学者。他的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金缕曲 初夏》创作于清代初期,正值社会动荡之后的恢复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初夏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夏日的期待。
《金缕曲 初夏》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初夏的生机和淡淡的哀愁融为一体。开篇便设问,营造了一种轻松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双燕在梁间飞舞,象征着春天的离去,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接着,诗人通过对荷叶、蛙声、香絮等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夏日的蓬勃与活力。
诗中“愔愔门巷吹香絮”一句,既有夏日的宁静,又有春天的残留,形成了时光流逝的对比。绿阴浓重,恰如诗人心中的思绪,幽深而复杂。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隔院鞦韆看尽坼”和“午梦初回人定倦”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在清丽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整首词通过对初夏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金缕曲 初夏》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朱彝尊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田田青荷叶”是指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谁在纱窗语?”这一句的作用是?
A. 提出问题,吸引注意
B. 描述景象
C. 表达情感
D. 结束全诗
答案:
这份分析与解读提供了对《金缕曲 初夏》的全面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感悟这首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