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病起二首 其二

《病起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13:07

诗句

瘦损惟馀病骨支,何堪白发繫愁思。

家书不敢从头说,犹道平安似昔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07

原文展示:

瘦损惟馀病骨支,何堪白发繫愁思。
家书不敢从头说,犹道平安似昔时。

白话文翻译:

我如今瘦弱得只有病骨支撑,怎么承受这白发带来的愁苦呢?
收到家书不敢从头细说,竟然还说着平安如同往昔。

注释:

  1. 瘦损:形容身体衰弱、瘦削。
  2. 惟馀:只剩下。
  3. 病骨:指因疾病导致的消瘦的身体。
  4. 何堪:怎么能够承受。
  5. 白发:年老的象征,常与愁苦相关。
  6. 繫愁思:缠绕着愁苦的思绪。
  7. 家书:家里的信件,通常包含亲人的消息。
  8. 不敢从头说:不敢详细叙述。
  9. 犹道平安:仍然说着一切安好。
  10. 似昔时:像往常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文泂,清代诗人,生于清代中期,仕途不显,但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典雅清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经历疾病之际,反映了他因病痛而对生命的感慨及对家庭的思念。时代背景下,清代社会动荡,个人的生存状况与家庭的安宁成为诗人心头的重担。

诗歌鉴赏:

《病起二首 其二》中,诗人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因病痛而生的衰弱与愁苦。这首诗的前两句“瘦损惟馀病骨支,何堪白发繫愁思。”描绘了诗人因病而消瘦的身体状况,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人用“白发”这一意象,传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以及因衰老而生的忧愁。

后两句“家书不敢从头说,犹道平安似昔时。”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家书时的复杂情感。他不敢详细叙述自己的境遇,因为他希望能给家人带去平安与安慰,尽管内心却充满了不安与忧虑。这种矛盾的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反映了他对生存状态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对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类在疾病面前的脆弱与无助。诗人在字句中流露出的忧伤与思念,令读者感同身受,也引发对于生命和家庭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瘦损惟馀病骨支:身体被病痛折磨得消瘦,只剩下病弱的骨架支撑着。
  2. 何堪白发繫愁思:如何能承受白发带来的愁苦呢?
  3. 家书不敢从头说:看到家书却不敢从头细说自己的遭遇。
  4. 犹道平安似昔时:仍然对家人说自己一切安好,如同从前一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骨”比作支撑,形象展示了诗人身体的虚弱。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讽:表面上说着平安,实际上内心却充满忧虑。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病痛的直白描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家庭的思念与牵挂,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病骨:象征着疾病与衰弱,表现生命的脆弱。
  2. 白发:象征衰老与愁苦,反映时间的流逝。
  3. 家书:象征家庭的牵挂与关心,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身体状况?

    • a) 健康
    • b) 瘦损
    • c) 强壮
  2. 诗中提到的“家书”是指什么?

    • a) 朋友的信
    • b) 家里的信件
    • c) 学校的通知
  3. 诗人为何不敢从头讲述家书的内容?

    • a) 他不喜欢写信
    • b) 他感到自己的境遇不堪
    • c) 他希望给家人带去快乐

答案:

  1. b) 瘦损
  2. b) 家里的信件
  3. b) 他感到自己的境遇不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徐文泂的这首诗更为个人化,表现了对生死的深刻感悟,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两首诗都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人对人生苦难的反思与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徐文泂研究》
  • 《古代诗词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资政挽词二首 秋阴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三春贡亭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依韵和春日见示 传神悦躬上人 杂兴 吊矿坑惠灯上人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六惠觉方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残丝断魂 鱼字旁的字 乳保 劝善惩恶 峻标 页字旁的字 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宛郢 井底蛤蟆 庆绪 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畏天知命 漆女忧鲁 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思 包含乔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