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6:16
老岸石阑曙色分,只疑身是入山云。
十年往事不回顾,百里清泉如可闻。
人世谁教有长路,坤灵终亦化尘氛。
兴亡更遣陂塘在,几欲悲歌酒未醺。
在晨曦中,老岸的石栏显得分外清晰,仿佛我自己已融入这山间的云雾。
十年的往事不再回想,百里之外的清泉似乎依然可以听到。
人世间,究竟是谁教我们要走这么漫长的路,最终大地的精华也会化作尘土。
兴亡更替,塘堰依旧在,心中不禁想要悲歌,但酒尚未醺。
刘因,元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过徐桥》创作于刘因游历过程中,反映了他对往事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游览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人事的变化。
《过徐桥》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面对自然的美景时,产生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老岸石阑曙色分”描绘出一个宁静的晨景,石栏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诗中“百里清泉如可闻”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是象征着那段已经逝去的时光,虽远在天边,却依然在心中萦绕。
下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人世的长路,质疑生命的意义,感慨“坤灵终亦化尘氛”,意味着人终究要面对生死的循环与无常。最后以“几欲悲歌酒未醺”收尾,既表达了对兴亡更替的感慨,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运用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淡然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中“老岸石阑曙色分”描绘的是哪个时刻?
A. 黄昏
B. 晨曦
C. 正午
D. 深夜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A. 追忆
B. 忘却
C. 赞美
D. 反思
“坤灵终亦化尘氛”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A. 生命的永恒
B. 生命的无常
C. 人类的伟大
D. 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