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5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59:28
鹧鸪天
作者: 朱帆 〔近代〕
留得崇楼养蠹鱼,
韦编未断子孙愚。
此间非近桃源洞,
何事安然到劫馀。
观野史,鉴前车。
清风休再乱翻书。
不知秦火冲天焰,
能及今人一炬无。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诗人提到,虽然高楼大厦可以培养蛀虫,但书籍仍在不断翻阅,传承着后代的愚昧。这里并不是桃源仙境,为什么还能平静地度过劫难?回顾野史,借鉴前人的教训,愿清风不再翻动书籍,然而不知秦朝的熊熊火焰,是否能与今天的一支火炬相比呢?
作者介绍:朱帆,近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与对现实的警醒。
朱帆的《鹧鸪天》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见解。开篇以“留得崇楼养蠹鱼”引入,暗指繁华的外表下潜藏的危机,揭示了富裕生活的表面下可能滋生的愚昧。接着通过“韦编未断子孙愚”,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暗示即使在历史的洪流中,愚昧仍然会延续。
“此间非近桃源洞”一句,提醒人们此地并非理想之地,生活的安宁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在“观野史,鉴前车”中得以升华,借鉴历史教训是避免错误重复的重要方式。而最后两句则通过“秦火”这一历史事件,指出历史的教训依然对现代人有警示作用,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熟虑和对现实的关注。
朱帆在这首诗中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智慧结合,传达出对当代社会的深刻关怀,展现出浓厚的历史观和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强调借鉴历史教训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
诗词测试:
“留得崇楼养蠹鱼”中的“蠹鱼”指什么?
A. 鱼类
B. 蛀虫
C. 鳝鱼
诗中提到的“韦编未断”意指?
A. 书籍未断
B. 传承未断
C. 愚昧未断
秦火象征什么?
A. 灾难
B. 繁荣
C. 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