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4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40:42
原文展示:
新柳 崔橹 〔唐代〕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无情的柔美姿态任由春风催生,仿佛不胜风力倚靠在古老的台基上。多少去年今日的遗憾,随着御沟的水色流向洞庭湖。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崔橹在春天看到新柳时,感慨时光流逝和往事的遗憾,通过柳树的柔美姿态和风中的摇曳,表达了对过去的不舍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柳为题材,通过描绘柳树在春风中的柔美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无法挽回的遗憾的感慨。诗中的“无情柔态任春催”一句,既展现了柳树的自然美,又隐喻了诗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而“似不胜风倚古台”则进一步通过柳树的姿态,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依恋和无力感。最后两句“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御沟流向洞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遗憾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无法挽回的遗憾的感慨,通过柳树的柔美姿态和风中的摇曳,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依恋和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无情柔态”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柔美姿态 B. 人的柔美姿态 C. 风的柔美姿态 答案:A
诗中的“御沟颜色洞庭来”象征着什么? A. 情感的远播 B. 水的流动 C. 历史的变迁 答案:A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