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摸鱼儿 九月十五夜对月,送外之楚

《摸鱼儿 九月十五夜对月,送外之楚》

时间: 2025-05-01 22:54:09

诗句

玉琴停、几回延伫。

空明摇漾庭宇。

姮娥不管人间别,自放一轮寒素。

从细数。

曾几番、双清人月笼香雾。

明朝何处。

凭寄语婵娟,深宵暂对,莫便向西去。

前身悟。

长记团圞桂树。

清光岁岁如许。

漫将离合同盈缺,再见可能如故。

君此去。

算只有、茫茫江月随行路。

楚山无数。

料月似今宵,片帆孤影,添得几愁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54:09

原文展示

摸鱼儿 九月十五夜对月,送外之楚
作者:钱湘 〔清代〕

玉琴停几回延伫。空明摇漾庭宇。姮娥不管人间别,自放一轮寒素。从细数。曾几番双清人月笼香雾。明朝何处。凭寄语婵娟,深宵暂对,莫便向西去。前身悟。长记团圞桂树。清光岁岁如许。漫将离合同盈缺,再见可能如故。君此去。算只有茫茫江月随行路。楚山无数。料月似今宵,片帆孤影,添得几愁绪。

白话文翻译

在这月明的晚上,玉琴停下几次犹豫不决。庭院中空灵的月光轻轻摇曳。嫦娥不在乎人间的别离,只是任凭一轮寒月自顾自地升起。我细细回想,曾几次在月下与人共享这香雾。明天我又会在哪里呢?希望能把寄托的情感传递给月亮,深夜暂时相对,也不要轻易向西方去。回首往昔,我长记得团圆时桂树下的情景。岁月如流,明亮的月光年年如此。即便将离合的缘分看作盈缺,再相见或许还是如故。你此去,唯有那茫茫的江水与月光陪伴在路上。楚山无数,想必今夜的月亮与今晚一样,孤舟影子,添了几多愁绪。

注释

  • 玉琴: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思念和情感的寄托。
  • 姮娥: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象征孤独与美丽。
  • 双清:指双清人,即与月亮同处的友人,体现了对友谊的思念。
  • 婵娟:指美好的月亮,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
  • 桂树:象征团圆与美好,古代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湘(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常通过抒情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中秋之夜,正值团聚的时节,诗人因送别友人而感怀,借月抒情,表达对友情与团圆的向往和思考。

诗歌鉴赏

《摸鱼儿 九月十五夜对月,送外之楚》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索的诗。诗人在中秋之夜,面对明月,思念流露无遗。诗的开头,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摇曳中,玉琴的停顿仿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犹豫和思念。接着,嫦娥的形象引入,象征着孤独与超然,强调了人间的离别之苦。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细数与友人共享的美好时光,勾起对过去的怀念。明朝的去向充满不确定性,情感寄托在婵娟之上,体现了对不变友谊的渴望。接下来的回忆,桂树的意象唤起团圆的美好,时间的流逝使这一切愈发珍贵。

最后,诗人在对未来的展望中透露了孤独与忧愁,江水与月光成为他旅途中的陪伴,楚山的景象更是加深了这一份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下思念的主题,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琴停几回延伫:玉琴的停止暗示了深刻的思考与犹豫。
  2. 空明摇漾庭宇:月光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3. 姮娥不管人间别:嫦娥超然物外,暗示了诗人对人间离别的感慨。
  4. 自放一轮寒素:月亮的孤独与寒冷,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5. 曾几番双清人月笼香雾:对过往与友人共享明月的怀念,强调友情的珍贵。
  6. 明朝何处:充满对未来的不确定。
  7. 凭寄语婵娟:希望将情感寄托于月亮,展现出思念的深厚。
  8. 长记团圞桂树:回忆团圆,桂树作为象征,强化了团圆的主题。
  9. 漫将离合同盈缺:人生的离合与时光的流逝,使得重逢充满挑战。
  10. 君此去:对友人离去的叹息。
  11. 算只有茫茫江月随行路:孤独的旅途,江水与月光成为唯一的陪伴。
  12. 楚山无数:描绘沿途的风景,增强孤独感。
  13. 料月似今宵:预期未来的月亮依旧美丽,却无法改变孤独的情感。
  14. 片帆孤影,添得几愁绪:孤舟在月光下的影子,进一步渲染了愁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与月亮比作孤独的象征,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赋予月亮情感,体现情感寄托。
  • 对仗: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如“离合、盈缺”。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友谊的思念,通过月亮的意象,寄托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念与孤独,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桂树:象征团圆与美好,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
  • 江水:代表流逝的时间与孤独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月宫的仙子
    C. 一棵树
    D. 一位历史人物

  2. 诗中“长记团圞桂树”意指什么? A. 记住离别的痛苦
    B. 记住团圆的美好
    C. 忘记过去的事情
    D. 期待未来的相聚

  3. 诗人希望把情感寄托给谁? A. 朋友
    B. 风
    C. 月亮
    D. 大海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是对月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摸鱼儿》都表现了对月亮的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更为细腻,展现了对友人和团圆的思考。两首诗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前者简洁而深刻,后者则绵长而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忆平泉杂咏。忆药栏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忆平泉杂咏。忆辛夷(余赴金陵日,辛夷欲开) 忆平泉杂咏。忆初暖 晨起见雪忆山居 怀伊川郊居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于谿人处求得) 重忆山居六首 钓石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 其八 泛池舟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阋的词语有哪些 辛劳 穷措大 拯护 广字头的字 无可比象 运斤成风 屮字旁的字 包含抚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坣坣 包含兰的词语有哪些 盗截 引以为戒 制服呢 咬文嚼字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