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摸鱼儿 虔州重午前二日见秋海棠花

《摸鱼儿 虔州重午前二日见秋海棠花》

时间: 2025-05-10 07:41:47

诗句

正薰风、蒸榴染艾,用心妆点佳节。

何来小朵搀先放,袅娜轻盈无骨。

姿韵别。

是绡泪粘花,裙绿皴成叶。

助人凄切。

只似笑如颦,尽堪肠断,那待九秋月。

娇一捻,粉晕嫩红双靥。

檀心点点香洁。

生世不谐邻瘴地,薄命果然同妾。

真误绝。

怎不赴东君,江左莺花牒。

只愁抛撇。

到苗女钗头,蛮娘鬓畔,幽恨共谁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1:47

原文展示:

正薰风蒸榴染艾,用心妆点佳节。
何来小朵搀先放,袅娜轻盈无骨。
姿韵别。是绡泪粘花,裙绿皴成叶。
助人凄切。只似笑如颦,尽堪肠断,那待九秋月。
娇一捻,粉晕嫩红双靥。檀心点点香洁。
生世不谐邻瘴地,薄命果然同妾。
真误绝。怎不赴东君,江左莺花牒。
只愁抛撇。到苗女钗头,蛮娘鬓畔,幽恨共谁说。

白话文翻译:

熏风轻轻吹拂,榴花的红色染上了艾草,用心装扮着这个佳节。
为何小花儿却先行绽放,轻盈地舞动着,没有一点儿骨感。
姿态和韵味是如此不同。是那绡纱上的泪水粘着花瓣,裙子绿色的边缘勾勒出叶子。
这让人心生凄切之感。就像笑容和愁眉,皆令人肠断,何时才能等到九月的明月?
娇嫩的花瓣轻轻一捻,粉嫩的双颊绽放着红晕,檀香心头飘散着洁净的香气。
生世与邻家的瘴地不和,薄命果然与妾侍无异。
恍若是误了绝期。为何不去东君的身边,江左的莺花依旧在传递着情书。
只愁被抛弃。到苗女的发钗,蛮女的鬓发,幽幽的怨恨又该向谁诉说?

注释:

  • 薰风:温暖的风。
  • :指石榴。
  • :艾草,常用来驱邪。
  • 袅娜:形容轻盈柔美的姿态。
  • :一种轻薄的绸子。
  • 东君:指春天的神话人物,象征春天。
  • 江左:指长江的左岸,常用来指代江南地区。

典故解析:

  • 东君:在古代神话中,东君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江左莺花:常用来指代江南地区的美景和春日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策,清代诗人,以优美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重阳节前,正是秋季,秋海棠花盛开之时,诗人借花抒怀,表达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摸鱼儿·虔州重午前二日见秋海棠花》是一首描绘秋海棠花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开篇以“正薰风蒸榴染艾”引入,生动描绘了温暖的风与花草的结合,营造出节日的气氛。接着,通过“小朵搀先放”的形象,展现了海棠花的轻盈与娇美,令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及对情感的深刻感悟。“生世不谐邻瘴地,薄命果然同妾”一句,揭示了命运的无情与个体的孤独。同时,诗中多次提到的“幽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思索。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自然的感叹转向对人生的沉思,最终以“幽恨共谁说”结尾,留给读者一种无奈与惆怅的余韵。全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富有层次,充满了清代文人的细腻情感,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正薰风蒸榴染艾:描绘了温暖的春风、石榴花与艾草的色彩,设定了环境。
  2. 何来小朵搀先放:小花率先绽放,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3. 袅娜轻盈无骨:形容花儿的轻盈与柔美,似乎没有重量。
  4. 姿韵别:强调花的姿态与韵味,形成对比。
  5. 是绡泪粘花,裙绿皴成叶:描绘花与泪水的结合,暗示情感的纠葛。
  6. 助人凄切:让人感到悲伤的情感。
  7. 只似笑如颦,尽堪肠断,那待九秋月:笑容与愁眉让人心痛,期待明月的到来。
  8. 娇一捻,粉晕嫩红双靥:细腻描绘花瓣与人的面容,营造出柔美的形象。
  9. 檀心点点香洁:香气的描写,进一步引发感官的共鸣。
  10. 生世不谐邻瘴地:表达命运的不公与孤独。
  11. 薄命果然同妾:将薄命与妾侍相提并论,揭示生命的脆弱。
  12. 真误绝:感叹命运的无常。
  13. 怎不赴东君,江左莺花牒:向往春天与美好的事物。
  14. 只愁抛撇:忧虑被抛弃。
  15. 到苗女钗头,蛮娘鬓畔:提到特定的女性形象,渲染愁苦。
  16. 幽恨共谁说:最终的孤独感,无法诉说的幽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绡泪粘花”,用泪水比作花瓣,形象生动。
  • 拟人:花儿的形象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情感。
  • 对仗:如“娇一捻,粉晕嫩红双靥”,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海棠花,反映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海棠:象征着美丽与短暂。
  • 泪水:代表着情感的脆弱与忧伤。
  • 香气: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君”代表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D. 夏天
  2. “生世不谐邻瘴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孤独与无奈
    • C. 快乐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 王策的《摸鱼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王策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内心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策诗文集》
  • 相关的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公安贾明府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送苏参军 题招提寺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听杜山人弹胡笳 赠岑郎中 题宋玉亭 题槿花 上湖南崔中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买笑迎欢 包含疹的词语有哪些 雪乡 毛字旁的字 敲碁 彑字旁的字 人喊马叫 包含蚊的成语 流言流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巾字旁的字 包含眦的成语 挑三检四 洪水猛兽 見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帮身 军法从事 悬邈 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