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5:22
佛智师归仰山
早发扶舆拜,灯明爱白头。
故乡元自好,游子独淹留。
壮业真何用,孤怀未忍休。
始终存众望,不敢畏离忧。
早晨我乘着马车出发,朝拜明灯之下的白发老人。
故乡本来就很好,但游子却独自滞留。
壮志豪情究竟有什么用呢,孤独的心情让我未能安歇。
始终怀着众人的期望,不敢畏惧离别的忧愁。
此诗中有关于故乡、游子及智慧的主题,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白头智者象征着人生的智慧,而游子的孤独则反映了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故乡的向往。
大欣是元代的文学家,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通常富有情感,注重对人情世故的观察,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此诗可能写于作者身处异乡时,借助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游子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惘。
《佛智师归仰山》通过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描写,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对故乡的眷恋。诗的开头“早发扶舆拜”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急切的心情,仿佛是游子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而急忙出发。灯下的“白头”不仅象征着智慧和经验,更是游子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和寄托。
“故乡元自好,游子独淹留”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却也让人感受到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反复提及的“孤怀”与“众望”,让人意识到游子心中承载的期望与责任。即便在追求事业的路上,游子始终难以割舍对家乡的情感,内心的矛盾愈发明显。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深刻的共鸣,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自我追求的迷茫,反映了许多在外游子的心境。诗人的用词简练而富有张力,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事业的思考,探讨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未来的不安,表达了在外漂泊者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中“灯明”象征什么?
“故乡元自好”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诗中反复出现的“孤怀”体现了游子的哪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