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0:28
百年朝市旧,登览若为情。
落日铜驼陌,东风夹马营。
路随荆刺断,城与黍离平。
可惜西湖月,烧灯两度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市场的怀念,虽然现在景象已旧,登高望远却似乎引发情感的涌动。黄昏时分,铜驼驿旁的落日映照着,东风吹过马营,路途因荆棘而断,城市与麦田相隔甚远。可惜的是,西湖的明月只在两次开灯后才显得明亮。
作者介绍:柴元彪,宋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典雅,常以怀古抒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诗人游历钱塘时,面对历史的变迁,抒发对旧时繁华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钱塘怀古》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昔日繁华与现今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百年朝市旧”一语,勾勒出市场的繁荣和人们的热闹,而“登览若为情”则表明了诗人在此情境下的感受。接下来的“落日铜驼陌,东风夹马营”二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丽,充满了诗意。
“路随荆刺断,城与黍离平”则表现出路途的艰难与地理的隔阂,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有美景,也难以抵挡岁月的无情。最后两句“可惜西湖月,烧灯两度晴”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西湖的明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却因现实的无奈显得更加可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柴元彪
D. 白居易
“路随荆刺断”中荆刺象征什么?
A. 美好
B. 荷花
C. 障碍
D. 繁华
诗中提到的“西湖月”代表了什么?
A. 现实的美好
B. 对往昔的怀念
C. 未来的希望
D. 生活的苦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柴元彪的《钱塘怀古》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事的感慨,但柴元彪更强调历史的流逝与无奈,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即时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