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里社

《里社》

时间: 2025-04-29 17:48:47

诗句

涤灶炮牲献腯肥,一户滴酹纸钱飞。

提壶挈馌分肴酒,村北村南祭社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8:47

原文展示:

涤灶炮牲献腯肥,一户滴酹纸钱飞。
提壶挈馌分肴酒,村北村南祭社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社祭的场景。清洗灶台,宰杀牲畜,准备丰盛的肉食;每家每户都在烧纸钱,纸钱飞舞到空中。人们提着酒壶,带着美味的菜肴,走向村子的北边和南边,参加祭社的活动。


注释:

  • 涤灶:清洗灶台,表示准备祭祀的仪式。
  • 炮牲:宰杀牲畜,准备供品。
  • 腯肥:丰盛的肉食。
  • 滴酹:烧纸钱的动作,纸钱滴落。
  • 提壶挈馌:提着酒壶,携带食物。
  • 分肴酒:分发菜肴和酒。
  • 祭社归:回归祭社,参加祭祀活动。

典故解析:

社祭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民俗,通常在农历的特定时间举行,旨在祭祀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诗中提到的“祭社”即指这一活动,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尊重与感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柴元彪,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重视农业和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民俗的关注和对传统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农村社祭的时节,正值农忙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祭社的情景,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社祭的热闹场面,展现了传统民俗的魅力。诗的开头两句“涤灶炮牲献腯肥,一户滴酹纸钱飞”展示了祭祀准备的忙碌情景,清洗灶台和宰杀牲畜的动作,传达出一种庄重而又热烈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提壶挈馌分肴酒,村北村南祭社归”则描绘了人们提着酒和食物,欢快地前往祭社的情景,展现了社区团结、共享和欢庆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质朴和传统文化的深厚,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浓郁的乡村气息与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涤灶炮牲献腯肥:描述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强调了祭品的丰盛。
  2. 一户滴酹纸钱飞:每一家都在烧纸钱,以示对神灵的敬意。
  3. 提壶挈馌分肴酒:人们带着酒和食物,准备分享。
  4. 村北村南祭社归:指向祭祀的地点,强调了村庄的团结。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村北村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纸钱的飞舞比作一种祭祀的仪式,体现了乡村的传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村社祭这一传统习俗的赞美,强调了人们对土地神的崇敬和对社区团结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家庭和生活的基础。
  • :代表丰收和对神灵的供奉。
  • 纸钱:象征对亡者的追思和对神灵的敬仰。
  • 酒肴:象征人们的团聚和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祭社”是指什么? A. 过年
    B. 农忙
    C. 祭祀土地神

  2. “提壶挈馌”中的“挈”是什么意思? A. 提着
    B. 放下
    C. 走动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柴元彪的《里社》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但《里社》更侧重于民俗和祭祀活动,而《归园田居》则强调个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
  • 《古诗词与民间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渡江云 渡江云 题郑天趣三湘集 渡江云 题对庐先生手书《咏白门柳人物卷》 渡江云 渡江云 木屏记题词,补过先生属作 渡江云 晦闻南归,匆匆数面,言仍当北去。及芍药期,为词促之 渡江云(和清真) 渡江云(寿妇人集曲名) 渔歌子 渔歌子 其三 生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峙的词语有哪些 狂瞽之言 按迹循踪 瓦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遫龙 收成 东撙西节 韋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锞子 纂纪 铁石心肠 丹凤朝阳 一斑窥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