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6:30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远处的水流依然回归河谷,征途中的人们自然会思念故乡。眼泪流淌,湿透了衣袖,吟唱的声音中充满了苦涩,头发也因寒霜而变得苍白。楚国的波涛连绵不绝,衡门之外是荒凉的海滩。何时能像燕子一样展翅飞翔,能够靠近那雕刻精美的梁柱呢?
作者介绍:曹邺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风格受到当时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或漂泊的时期,诗人因征途而远离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渴望。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长城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展现了深切的乡愁。开篇的“远水犹归壑”一句,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开阔而又惆怅的景象,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征人合忆乡”,则进一步明确了诗人的身份和内心的矛盾:身在外地,心系故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两句,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泪水湿透衣袖,吟唱中充满苦涩,头发因寒霜而苍白,映射出征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则通过对楚地波涛与衡门荒凉的描绘,展示了广袤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归乡的心情,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归属,雕梁则代表着温暖的家。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极具画面感,展示了唐代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自由归属的渴望,表现了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泣多盈袖血”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燕羽”象征什么?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想表达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