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四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7 18:30:15

诗句

帆转青原是故乡,顿令桑梓有辉光。

因君遥忆先茔隔,怅望南天泪几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30:15

原文展示

帆转青原是故乡,
顿令桑梓有辉光。
因君遥忆先茔隔,
怅望南天泪几行。

白话文翻译

船行驶到青原山,
让我故乡的记忆焕发光彩。
因为你远远地想起了先人的坟墓,
我在南天仰望,眼泪忍不住流下几行。

注释

  • 帆转:船帆转动,表示行船的动作。
  • 青原:指青原山,寓意故乡的山水。
  • 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代常用来指代故乡。
  • 先茔:先人的墓地。
  • 怅望:惆怅地望着。

典故解析

“桑梓”一词源于古代,常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左传》中提到“桑梓之情”,用以形容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诗中提到的“先茔”则是对故去亲人的追忆,反映出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时勉,明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游历与乡愁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时勉送别友人黄恒脩回乡祭扫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先人的追忆,反映了人们在清明时节缅怀故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帆转青原”这一句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到故乡的场景中,描绘了船只行驶的画面,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厚谊。“顿令桑梓有辉光”则进一步强调了故乡的美好和温暖,仿佛故乡的山水因思念而显得更加璀璨。

接下来的“因君遥忆先茔隔”,则转向对先人的思念,表达了在远方的朋友因思乡而对故人的怀念,形成了诗中情感的对比与交融。“怅望南天泪几行”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惆怅与悲伤。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传递上相得益彰,展现了李时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帆转青原是故乡:船帆转动,驶向青原山,标志着归乡的旅途。
  2. 顿令桑梓有辉光:回到故乡,桑树和梓树的景象让人感到温暖和光辉。
  3. 因君遥忆先茔隔:因你远在他乡,想起了先人的墓地,感到一丝隔阂。
  4. 怅望南天泪几行:在南天仰望,因思念流下几行泪水,表达了深切的哀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帆转青原”与“桑梓有辉光”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青原、桑梓、南天等意象交织,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拟人:通过情感的流露,使自然景物似乎也在感受诗人的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描绘与对先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寄托了人们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对故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行船、旅途,寓意归乡。
  • 青原:象征故乡的自然风光,带来亲切感。
  • 桑梓:象征故乡,寄托了深厚的乡情。
  • 南天:象征遥远的天空,表现对故乡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原”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诗人的故乡
    C. 一座名山
    D. 一种风景

  2. “桑梓”的意思是: A. 先人的坟墓
    B. 故乡的树木
    C. 永恒的记忆
    D. 远方的景色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惆怅
    C. 愤怒
    D.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 《归园田居》 by 陶渊明: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和故乡的热爱。

诗词对比

比较李时勉的《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四》与杜甫的《清明》,两首诗均涉及到对故乡与先人的追忆,但李时勉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在历史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表现了更为广泛的人生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清平乐·赤龙湖泛舟 清平乐 清平乐 十一月下旬 清平乐 泛舟 清平乐 其三 清平乐 其七 清平乐·游杭数日,有作 清平乐 其六 清平乐 题高颖生环翠楼图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以继夜 秉钧当轴 黑字旁的字 辩辩 贝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裁月镂云 志在四方 双人旁的字 远门近枝 光阴虚度 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呕鸦 贫嘴薄舌 口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