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元夕午门赐观灯(二首)

《元夕午门赐观灯(二首)》

时间: 2025-05-02 01:09:55

诗句

鳌山新结彩,列炬照晴天。

箫鼓瑶台上,星河绛阙前。

彩妆千队好,绣簇万花妍。

欢赏陪鸾驭,还歌《既醉》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9:55

原文展示:

鳌山新结彩,列炬照晴天。
箫鼓瑶台上,星河绛阙前。
彩妆千队好,绣簇万花妍。
欢赏陪鸾驭,还歌既醉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鳌山上新装点的彩色灯火,照亮了晴朗的天空。瑶台上,箫声与鼓声交织,星河在绛阙前闪烁。成千上万的彩妆队伍美丽无比,万朵绣花交相辉映。人们欢欣鼓舞,陪伴着华丽的鸾车,歌声与醉意交织在一起。

注释:

  • 鳌山:传说中的海中巨兽,代表美丽的景象和盛会的氛围。
  • 箫鼓:古代乐器,象征节日的欢庆气氛。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的境界。
  • 星河:夜空中的星星,常用来象征美丽和浪漫。
  • 绛阙:红色的宫殿,象征富贵与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幼孜(约1560-1620),明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间盛事,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期间,正值盛大的灯会。诗人通过描写灯火辉煌的场景,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元夕午门赐观灯》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开篇“鳌山新结彩,列炬照晴天”,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灯会的美丽与盛大。接着“箫鼓瑶台上,星河绛阙前”,通过音乐与星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令读者仿佛置身于欢乐的节日之中。

后两句“彩妆千队好,绣簇万花妍”则描绘了人们盛装打扮、欢聚一堂的场景,表达了节日的欢庆与美好。最后一句“欢赏陪鸾驭,还歌既醉篇”,则体现了人们在欢声笑语中醉心于美好生活的情感,给人一种无比喜悦的感觉。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层次分明,展现了作者对节日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鳌山新结彩:形容鳌山上新装点的彩灯,暗示着节日的到来。
  • 列炬照晴天:灯火辉煌,映照着晴朗的天空,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 箫鼓瑶台上:乐声悠扬,增添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 星河绛阙前:星空下的宫阙,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 彩妆千队好:形容众多盛装的队伍,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多彩。
  • 绣簇万花妍:绣花与灯火交相辉映,展现出美丽的景象。
  • 欢赏陪鸾驭:人们欢欣鼓舞,陪伴着华丽的鸾车,象征着高贵与快乐。
  • 还歌既醉篇:在欢歌笑语中,人们陶醉于节日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火比作星河,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 意象:诗中运用了“鳌山”、“瑶台”、“星河”等意象,营造出梦幻的节日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元宵节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幸福,反映了人们对团圆、幸福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鳌山:象征美丽与盛会的氛围。
  • 瑶台:代表梦幻的境界与节日的神秘感。
  • 星河:象征浪漫与美丽的夜空。
  • 鸾车:代表高贵与欢乐的节日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节日是哪一天?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2. “箫鼓瑶台上”中“瑶台”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仙境
    C. 城市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节日的欢庆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描绘自然与节日,但更注重个人情感。
  • 《静夜思》:主题更为沉重,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元夕午门赐观灯》的欢快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武进韦明府 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新昌里言怀 春宵寓直 寄郢州郎士元使君 赠邻居齐六司仓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故相国苗公挽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采风问俗 由状 卤舄 耳刀旁的字 遮地漫天 摆老资格 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乘热打铁 走字旁的字 牢牲 单耳刀的字 尸字头的字 来而不往非礼也 匪朝伊夕 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钺 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