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3:12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人提到自己漂泊到一个异乡,选择在清澈的小溪旁隐居。口袋已经空空如也,想去借些书史,但因官职低微而难以借到。停下手中的斧头,停止了砍伐的工作,目睹江水的潮汐变化。没有王司马那样的人物,随身带着钱财走过乡间的小桥。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为后人所知,但其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自然美。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孤寂。诗人以“萍踪”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他漂泊不定的状态,既有对外界的无奈,也流露出内心的自得与安宁。接下来的“小隐卜清苕”,则将诗人的隐居生活与自然的清澈结合,显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提及“囊罄欲质史”,表现出隐者在物质匮乏下的窘迫,而“官卑难贳貂”则暗示了他虽身处隐逸,却仍受社会地位的束缚。这种反差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突显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后半部分,诗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目睹江水的潮起潮落,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未有王司马”一句,则是对权贵的淡漠,表达了隐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既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反映了对世俗的反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展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奈与对自然的追求。
该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清苕
B. 江潮
C. 萍踪
D. 以上皆是
“囊罄欲质史”中“囊罄”指什么?
A. 空口袋
B. 借书
C. 贫穷
D. 隐居
诗中提到的“王司马”象征什么?
A. 隐士
B. 权贵
C. 自然
D.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