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筑室以乏金小辍

《筑室以乏金小辍》

时间: 2025-05-07 16:43:12

诗句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

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

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

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3:12

原文展示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人提到自己漂泊到一个异乡,选择在清澈的小溪旁隐居。口袋已经空空如也,想去借些书史,但因官职低微而难以借到。停下手中的斧头,停止了砍伐的工作,目睹江水的潮汐变化。没有王司马那样的人物,随身带着钱财走过乡间的小桥。

注释

  • 萍踪:浮萍的踪迹,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 小隐:小规模的隐居生活。
  • 卜清苕:在清澈的小溪旁居住。
  • 囊罄:口袋空空。
  • 质史:质借书籍。
  • 官卑:官职低微。
  • 贳貂:借钱买貂皮,意指借贷。
  • 挥斤:挥动斧头。
  • 停匠手:停下工匠的手。
  • 伐木:砍伐树木。
  • 断江潮:江水的潮汐变化。
  • 王司马:王导,东晋政治家,象征权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为后人所知,但其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自然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孤寂。诗人以“萍踪”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他漂泊不定的状态,既有对外界的无奈,也流露出内心的自得与安宁。接下来的“小隐卜清苕”,则将诗人的隐居生活与自然的清澈结合,显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提及“囊罄欲质史”,表现出隐者在物质匮乏下的窘迫,而“官卑难贳貂”则暗示了他虽身处隐逸,却仍受社会地位的束缚。这种反差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突显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后半部分,诗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目睹江水的潮起潮落,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未有王司马”一句,则是对权贵的淡漠,表达了隐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既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反映了对世俗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萍踪留异县:漂泊的生活在异乡留下痕迹。
  2. 小隐卜清苕:选择在清澈的小溪旁隐居。
  3. 囊罄欲质史:口袋空了,想借书籍。
  4. 官卑难贳貂:因为官职低,难以借到钱。
  5. 挥斤停匠手:停下了砍伐木头的工作。
  6. 伐木断江潮:砍伐的声音伴随着江水的潮汐。
  7. 未有王司马:没有像王导那样的权贵人物。
  8. 携钱过野桥:带着钱走过乡间的小桥,表现出对权贵生活的无意。

修辞手法

  • 对比:隐逸生活与世俗权贵的对比,突显隐者的超然。
  • 意象:用“萍踪”“清苕”“江潮”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展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奈与对自然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萍踪: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清苕:象征清新自然的环境。
  • 囊罄:象征物质贫乏。
  • 江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清苕
    B. 江潮
    C. 萍踪
    D. 以上皆是

  2. “囊罄欲质史”中“囊罄”指什么? A. 空口袋
    B. 借书
    C. 贫穷
    D. 隐居

  3. 诗中提到的“王司马”象征什么? A. 隐士
    B. 权贵
    C. 自然
    D. 书籍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描绘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安宁,但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自然意象,侧重于山水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望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再游西山 西亭 诣西山深师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昙智禅师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漕折 主文谲谏 丧尽天良 包含慷的成语 大祸临头 捂盖子 秃宝盖的字 鳥字旁的字 菽水之欢 臼字旁的字 枯荑 相门洒扫 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烦撋 包含每的词语有哪些 余福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