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探杏二首

《探杏二首》

时间: 2025-04-28 03:45:56

诗句

曾见乾条撼雪飞,一暄爆出万萸枝。

从今日日须来看,看到红红白白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5:56

原文展示:

探杏二首
曾见乾条撼雪飞,一暄爆出万萸枝。
从今日日须来看,看到红红白白时。

白话文翻译:

我曾见过那干枯的树枝,在雪花飞舞的日子里摇曳不定,如今阳光一照,万紫千红的杏花竞相绽放。
从今天起,应该常常来看,等到那红的白的花朵盛开的时刻。

注释:

  • 曾见:曾经见过。
  • 乾条:指的是干枯的树枝。
  • :摇动、震动。
  • 雪飞:雪花飞舞。
  • 一暄:一缕阳光照耀。
  • 爆出:开放、绽放。
  • 万萸枝:形容杏花盛开的情景,萸在此指多种花朵。
  • 红红白白:形容杏花的色彩丰富,春天的景象。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万萸”可以理解为春天百花盛开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人推崇。他曾任官员,历经风雨,诗作常以写景抒情为主,融入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探杏二首》创作于春天,正值杏花开放的季节。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探杏二首》通过生动的意象捕捉了春天来临时的杏花盛开,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首句“曾见乾条撼雪飞”,描绘了冬天的干枯树枝在雪中摇曳不定的场景,透出一丝萧瑟的感觉;而“万萸枝”的出现则是对春天万物复苏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呈现了冬去春来的巨大变化,显示出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最后一句“看到红红白白时”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美的期待与渴望提升到了高潮,简单的色彩描写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令人倍感温暖与欢愉。整首诗清新脱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传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曾见乾条撼雪飞:诗人曾经见到冬日里干枯的树枝在雪中摇摆,暗示冬天的凋零。
    • 一暄爆出万萸枝:阳光照耀下,万紫千红的花朵绽放,象征春天的到来。
    • 从今日日须来看:诗人提醒自己要常来看这美丽的花开。
    • 看到红红白白时:期待春天到来时,花朵盛开的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干枯的树枝比作生命的低谷,阳光的照射则象征希望。
    • 对仗:诗中“红红白白”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干条:象征冬天的萧条。
    • :代表寒冷与孤寂。
    • 阳光:象征温暖与希望。
    • 杏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乾条”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树枝
    B. 春天的花朵
    C. 夏天的绿叶
    D. 秋天的果实

  2. 诗人希望在什么时候来看杏花盛开?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春天的花朵,展现生命力与希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探杏二首》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生命的感悟,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嘲解嘲 湖村 遣兴 洊饥之余复苦久雨感叹有作 地僻 遣兴 次韵范参政书怀 除夕 稽山 先大父以元祐乙亥寓居妙明僧舍后百馀年当嘉泰癸亥游复假榻一夕感叹成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冒荣宠 钧等 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骈肩累足 枲耳 锱珠必较 守约 四点底的字 耒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籭簁 飞字旁的字 鸟面鹄形 马程 凄入肝脾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