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01
沁园春 嘉定竹烟筒圆润可爱茗香姑母索词篆刻其上
作者: 赵庆熹 〔清代〕
万筱连山,新粉丛边,分来露梢。
记金摇竿影,横量钿尺珠排节数,圆截银刀。
密袅龙头,细拖凤尾,水样鹅黄玉一条。
中通处,有拾余瑶草,好逗心苗。
琴余书后无聊,便浓注薰丝著意烧。
尽荷筒暗吸,篆随云吐,兰膏徐爇,香逐风飘。
红腻油脂,黑蟠灰字,一点星星火易消。
清宵坐,更斜笼翠袖,未忍轻抛。
全诗翻译:
在万竹连绵的山峦上,嫩绿的竹子在晨露中闪烁。
我记得金色的摇竿影子,测量着竹子间的距离,像用银刀切割成圆形。
细长的烟雾缭绕,像龙头舞动,细拖着凤尾,宛如水样的鹅黄玉带。
在中间通道里,有些瑶草,恰好能勾起心头的愉悦。
在琴声和书卷后的无聊时光,我便专心注入香气,意图细细品味。
尽情地用竹烟筒吸烟,篆刻的香烟随云气吐出,兰膏慢慢燃烧,香气随风飘散。
红色的油脂,黑色的灰字,星星点点的火焰容易熄灭。
在清冷的夜晚坐着,轻轻掩住翠袖,不忍心轻易放弃。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竹和香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清雅和闲适的生活方式。
赵庆熹,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典雅清新的风格。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清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品茶吸烟时的随感,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体会和对雅致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竹林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细腻生活体验的追求。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如“万筱连山”“鹅黄玉”“兰膏徐爇”等,展现了竹林的生机与香气的飘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在描写竹烟筒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对于竹子和香气的细腻描绘,既反映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对宁静和雅致的渴望。此外,结尾的“未忍轻抛”则体现出作者对这一刻的珍惜与留恋,充满了浓浓的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然和优雅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细腻生活体验的珍视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金摇竿影”象征什么?
“兰膏徐爇”中的“兰”指的是什么?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描绘了竹林的宁静与雅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雅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赵庆熹的作品更加强调了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