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46
古辞四首 其一
作者: 宋濂
步月空阶下,蟋蝍迫人啼。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
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
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
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
在月光下走下空荡的台阶,蟋蟀在旁边不停地鸣叫。急忙扶着竹杖,越过画楼向西走去。登上楼台眺望南山,山峰像女子的发髻一样。西边云彩升起的地方,想必是朋友的家。那是谁家的采莲女,面容如白玉般洁白。我们默默对视,风吹动着荷叶发出翻动的声音。早晨走在秋天的河川上,怎能不感慨秋色的萧瑟。芙蓉花难以忍受折断,却愁苦于露水太多。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江西,晚年归隐于浙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时代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自然景色描绘内心情感,反映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首联通过描绘夜晚的环境,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孤独,蟋蟀的鸣叫更添了几分寂寥。接着,诗人借助“登楼望南山”引出对故人的思念,南山的形象与朋友的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亲切的联系。
在对采莲女的描绘中,诗人用“面如白玉盘”来形容她的美丽,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此时,尽管两人相对无语,却因风吹荷叶而产生的声响,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传递出一种默契与相知。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无奈,芙蓉花的脆弱与露水的沉重,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难以把握的美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情和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蟋蝍”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虫
C. 一种鸟
D. 一种草
诗中提到的“采莲女”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纯洁与美丽
C. 伤心
D. 远方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思乡与人生感慨
C. 爱情的甜蜜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