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8:58
始衰
作者: 宋濂
四时相推斥,行年五十过。
触心若无悰,况复值春华。
良节足游衍,逝龄翻成嗟。
蹙眉拭花露,按愁聆禽歌。
气索怯缩风,颜凋仰流霞。
倚林思寝䄄,躧坡企行车。
志士惜坠景,达人伤逝波。
宁不动灵襟,潸然下涕多。
人生大化中,飘萧风中花。
百年终变灭,感慨欲如何。
四季交替,时光流逝,我已年过五十。
心中感触似乎没有什么牵挂,偏偏又值春花盛开。
美好的节令令人流连忘返,然而流逝的年华让我感叹不已。
皱眉拭去花上的露水,静心聆听鸟儿的歌唱。
气息微弱,似乎怕风的侵袭,面容憔悴,仰望流动的霞光。
倚靠在林间思索,踩着小路想要乘车。
志士不愿看到夕阳西下,达人也为逝去的潮流感到惋惜。
难道我不也会因此而动情,流下许多泪水吗?
人生如大自然的变化,犹如风中的花朵飘零。
百年终究会化为乌有,感慨又能如何?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字景仁,号云间。宋濂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感悟与人生哲理,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始衰》创作于宋濂人生的中年时期,正值五十岁这个人生节点,感叹岁月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充满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尤其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诗人愈加感受到生活的短暂与美好的矛盾。
《始衰》通过描绘四季交替的自然景象以及个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触心若无悰,况复值春华”一句,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淡漠形成鲜明对比。春华虽美,却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皱眉、聆听鸟鸣等细节,进一步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当诗人意识到年华已逝,时光如流,便更加感慨生命的无常。尤其在“百年终变灭,感慨欲如何”一句中,诗人的无奈与伤感达到了高潮,似乎在问道: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这首诗不仅表露了个人感悟,也反映了对整个生命过程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在春花盛开的季节中,内心却充满了忧愁,反映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呼唤人们珍惜当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宋濂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春华”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花朵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雪花
诗中“百年终变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命短暂的叹息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感慨,但宋濂的作品更偏向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具社会背景,反映出国家动荡中的忧国之情。
以上是对《始衰》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