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3:18
穷兔谣二首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鹘翅崩腾来九宵,
兔命迫窄无所逃。
秋毫就死忽背跃,
鹘拳不中还飞高。
安知韩卢复在后,
力屈但作婴儿号,
少年只取一快乐,
谁念划根腥血毛。
在高空中,猛禽的翅膀如同崩腾的雷霆,兔子在绝境中无处可逃。
它在秋天的毛发间感知死亡的逼近,试图背跃逃生,但猛禽的拳头却未能击中,仍然高飞。
谁能知道,后面还有韩卢在追赶?兔子在力竭之后,只能像婴儿一样哭号。
年轻人只图一时的快乐,谁会想到这背后却是血淋淋的代价?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提倡节俭和清明,主张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生活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生存的艰难与无奈。通过兔子与猛禽的对比,展现了弱者在强权面前的脆弱。
《穷兔谣二首》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弱小动物兔子在猛禽追逐下的绝望景象。首句“鹘翅崩腾来九宵”以宏大的场景展现了猛禽的威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对比通过兔子的“无所逃”突显了生存的压力与绝望。随着诗的深入,兔子在绝境中的挣扎和最后的无助(“力屈但作婴儿号”)进一步深化了悲剧感。
诗中融入了对年轻人只追求短暂快乐的批判,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人在描写猎杀场景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反思,尤其是在面对残酷现实时,呼唤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和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在强权面前的无奈与绝望,同时批判社会中人们对短暂快乐的追求而忽视的痛苦与牺牲。通过兔子的悲惨命运,反思人性与生存的真实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鹘”指的是什么动物?
“力屈但作婴儿号”中的“婴儿号”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春望》中的苦难描述相对,司马光的《穷兔谣》更侧重于弱者在强权面前的无奈与绝望。两者都在各自的背景下反映了社会的残酷,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