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52:40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蓬飞匏击十余年,并荫华榱出偶然。
郭隗金台虽见礼,华歆龙尾岂能贤。
浮云世味闲先薄,寒柏交情老更坚。
明日河梁即分首,人生乐事信难全。
春天已去,我与景仁一同前往河阳拜访晦叔的馆舍,在府邸的后花园里才离开。
十余年来,蓬草飞扬,匏树摇曳,偶然间在华屋下荫蔽。
尽管郭隗在金台上受到了礼遇,但华歆的龙尾又怎能称得上贤能呢?
浮云的世俗滋味,原本就显得淡薄,而寒柏间的情谊却愈发顽固。
明天我们将在河梁分道扬镳,人生的快乐事果然难以尽全。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所著《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书之一。他的诗词风格多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司马光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与磨难后,诗人对于世事的看透与对友情的坚守愈显珍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景仁一同前往河阳拜访晦叔,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珍贵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春天的离去为引子,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感伤的氛围。十余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诗人在华榱下的偶遇让他回忆起了往日的情谊。诗人对名士的评价让人思考,真正的“贤能”不仅在于外在的礼遇,更在于内在的品德和真诚。最后两句以“明日河梁即分首”作结,表达了人生中聚散无常的无奈,尽管快乐的事情难以完整,但深厚的友情却能抵御时光的侵蚀,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通过比喻(如“浮云”)、对仗(如“寒柏”与“世味”)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时间、友情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郭隗”是哪个朝代的名士?
A. 西汉
B. 东汉
C. 唐朝
D. 宋朝
“浮云世味闲先薄”中“浮云”比喻什么?
A. 友情
B. 人生
C. 世俗滋味
D. 自然景象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盼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友情的怀念
D. 对名士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