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伤春

《伤春》

时间: 2025-05-02 10:37:11

诗句

即是春风尽,仍沾夜雨归。

明朝更来此,兼恐落花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11

原文展示:

伤春 李昌符 〔唐代〕 即是春风尽,仍沾夜雨归。明朝更来此,兼恐落花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天即将结束,夜晚的雨水中还带着春风的余韵归来。明天早晨再来这里,恐怕落花会更加稀少。

注释:

  • 即是:即,就是。
  • 春风尽:春风即将结束,指春天即将过去。
  • 仍沾:仍然带着。
  • 夜雨归:夜晚的雨归来。
  • 明朝:明天早晨。
  • 兼恐:并且恐怕。
  • 落花稀:落花变得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对春花的凋零感到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末的夜晚,诗人感受到春风的消逝和夜雨的降临,预感到第二天早晨再来时,落花会更加稀少,因此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的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深深惋惜。首句“即是春风尽”直接点明了主题,春风的结束象征着春天的离去。次句“仍沾夜雨归”则通过夜雨这一意象,加深了春天的余韵和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后两句“明朝更来此,兼恐落花稀”则预见了春天的彻底结束,落花的稀少象征着生机的消逝,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春风、夜雨和落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即是春风尽”:直接点明春天的结束,春风的消逝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2. “仍沾夜雨归”:夜雨带着春风的余韵归来,加深了对春天的留恋。
  3. “明朝更来此”:预见明天早晨再来这里,暗示时间的流逝。
  4. “兼恐落花稀”:担心落花变得更加稀少,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悲伤。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尽”和“夜雨归”赋予了春风和夜雨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
  • 对仗:“春风尽”与“夜雨归”,“明朝更来此”与“兼恐落花稀”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无奈。通过对春风、夜雨和落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夜雨:带着春风的余韵,加深了对春天的留恋。
  • 落花: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生机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风尽”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春天的繁荣 D. 春天的平静
  2. “仍沾夜雨归”中的“沾”字是什么意思? A. 沾染 B. 带着 C. 落下 D. 飘散
  3.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期待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春望》,也是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诗词对比: 李昌符的《伤春》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但李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收录了李昌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为张僓赠阎使臣 裴六书堂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谿 赠李侍御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青楼曲二首 胡笳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殒命 密陀僧 弃智遗身 千古绝调 包含舵的成语 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欺羽 自字旁的字 相与有成 青郊 雾鳞云爪 牛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中缺 車字旁的字 移祸枯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