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虞美人》

时间: 2025-07-27 20:18:05

诗句

营门飒飒惊风雨,一片楚歌中夜起。

拔山力尽霸业空,八千子弟淮河水。

腰间宝剑无精光,神龙变作魑魅语。

美人宛转其奈何,啼痕尽染征袍紫。

请从剑下化香魂,花枝肯傍秋风主。

妾心不作青山云,妾身甘作青山土。

君王若肯报妾身,重向江东整师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18:05

原文展示:

营门飒飒惊风雨,一片楚歌中夜起。
拔山力尽霸业空,八千子弟淮河水。
腰间宝剑无精光,神龙变作魑魅语。
美人宛转其奈何,啼痕尽染征袍紫。
请从剑下化香魂,花枝肯傍秋风主。
妾心不作青山云,妾身甘作青山土。
君王若肯报妾身,重向江东整师旅。

白话文翻译:

营门外风雨交加,惊动了营地,一片楚歌在黑夜中响起。
我竭尽全力,也无法再复兴霸业,八千子弟却已淹没在淮河水中。
腰间的宝剑已失去光芒,神龙似的雄图变成了魑魅的低语。
美人如歌般的柔情让我无奈,泪痕染尽了征袍的紫色。
请让我在剑下化作香魂,愿花枝依偎在秋风的主宰。
我心不愿做青山上的云,甘愿化作青山的泥土。
若君王愿意报答我,我愿重整师旅回到江东。

注释:

  • 营门:军营的门。
  • 楚歌:这里指的是楚国的悲歌,暗指战士们的悲哀与无奈。
  • 霸业:指的是壮大的事业或霸权。
  • 八千子弟:指的是八千年轻士兵,象征着牺牲。
  • 神龙:比喻雄心壮志。
  • 魑魅:指妖邪之物,比喻失去理想后的迷茫。
  • 啼痕:指眼泪留下的痕迹。
  • 妾心:指女子的心情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鼎芳,明代诗人,擅长古诗,尤其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爱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常常融入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战士的无奈与美人的柔情,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传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优美的词句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诗中展现了在风雨飘摇的战争背景下,士兵们的无奈与挣扎。开篇“营门飒飒惊风雨”设定了紧张的氛围,接着“楚歌”一词既点明了这一背景,也暗示了士兵们的悲凉。诗中通过“拔山力尽霸业空”表达了诗人对往日荣光的失落,而“八千子弟淮河水”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哀伤的氛围。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转向了个人情感的纠葛,“美人宛转其奈何”展现了爱情在动荡岁月中的无奈与无助。后半部分通过“请从剑下化香魂”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表现出即使在逆境中也渴望找到一丝温暖的心情。

整首诗用词精炼,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的忧虑,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复杂心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营门飒飒惊风雨”:营地门口风声阵阵,暗示着即将来临的战争。
    • “一片楚歌中夜起”:夜里传来楚国的悲歌,反映了士兵们的无助与悲伤。
    • “拔山力尽霸业空”:尽力而为却无力复兴,表现出对理想破灭的感慨。
    • “八千子弟淮河水”:象征着无数年轻士兵的牺牲与悲凉。
    • “腰间宝剑无精光”:宝剑失去光泽,暗示理想与希望的破灭。
    • “神龙变作魑魅语”:曾经的雄心壮志变得无能为力。
    • “美人宛转其奈何”:美人的柔情让人无奈,情感的纠葛在此展现。
    • “啼痕尽染征袍紫”:泪水染尽了战袍,悲伤深入骨髓。
    • “请从剑下化香魂”:渴望在剑下化为香魂,反映出对爱情的追寻与寄托。
    • “妾心不作青山云”:不愿轻浮如云,甘愿做土,表现出对爱情的坚定。
    • “君王若肯报妾身”:期待君王的回应,愿为国家贡献力量。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神龙”与“魑魅”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理想的幻灭。
    • 拟人:将宝剑拟人化,表现出失望与无力。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战争的悲凉与个人情感的纠葛,表现出对国家、理想与爱情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营门:象征着战争与动荡。
  • 楚歌:代表悲伤与无奈。
  • 宝剑:象征理想与雄心。
  • 美人:代表爱情与柔情。
  • 青山云与青山土: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营门飒飒惊风雨”中的“飒飒”是指什么?

    • A. 风声
    • B. 雨声
    • C. 战斗声
  2. “美人宛转其奈何”中的“奈何”是什么意思?

    • A. 如何
    • B. 难道
    • C. 何必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国情怀
    • B. 个人情感
    • C. 战争的悲哀

答案

  1. A
  2. A
  3. A、B、C(都可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破阵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吴鼎芳的诗歌,虽风格不同,但同样体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大背景的交融。李清照的词中多是对爱情的细腻描写,而吴鼎芳则更多地关注于历史与战乱对个体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重山 其一 金陵怀古 小重山 小重山 其一 小重山 小重山 其一 栀子 小重山 小重山(枕屏风) 小重山 小重山·竹里清香帘影明 小重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踏硬 静中思动 柄文钱 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天知地知 包含肿的词语有哪些 戾心 根柢未深 神丧胆落 雨字头的字 高字旁的字 闳休 人言啧啧 耳刀旁的字 丈二和尚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