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闺中曲

《闺中曲》

时间: 2025-07-28 11:11:44

诗句

客归青海头,报道单于死。

晓起望征人,新妆从此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11:44

原文展示:

客归青海头,报道单于死。晓起望征人,新妆从此理。

白话文翻译:

客人从青海归来,带来了单于去世的消息。清晨起床望着远方的征人,从今往后要打扮得体。

注释:

  • 青海头:指的是青海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中心之一。
  • 单于:古代匈奴的统治者,通常指代游牧民族的领袖。
  • 晓起:早晨起床。
  • 望征人:目送出征的士兵或旅行的人。
  • 新妆:新打扮,指女子为了迎接归来的征人而梳妆打扮。

典故解析:

  • “单于死”提到的单于,是指匈奴的首领,历史上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复杂,常有战争与和亲,诗中提及其死去,可能隐喻战争的结束或是政治局势的变化。
  • 诗中提及的“征人”象征着离别与归来,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离散与重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鼎芳,明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边塞生活,情感细腻,常用自然和生活场景来映射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明代,时局动荡,边疆频繁出征,诗人通过征人的归来与单于的死去,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家国情怀的寄托。

诗歌鉴赏:

《闺中曲》以简单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战争背景下的情感变化。诗中开头提到“客归青海头”,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刚刚经历战争的时代背景。接着,单于的死讯传来,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似乎在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晓起望征人”一句,表现了女性对远行者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早晨的清新与征人的归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对离别的惆怅,也有对重聚的渴望。

最后“新妆从此理”一句,暗示了女性角色在这个历史变迁下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象征着生活的继续与希望的再燃。通过打扮,她不仅是在等待心上人归来,更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方向。

整首诗情感细腻,情景交融,表现了女性在战争与离别中的苦闷与希望,体现了对生活的不屈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归青海头:描绘出一位游子归来的情景,暗示着远方的动荡。
    • 报道单于死:带来的消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表面是个人的悲喜,实际上是国家大事。
    • 晓起望征人:清晨的期待与思念交织,表现了对歸人的渴望。
    • 新妆从此理:女性的生活继续,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客归”与“征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单于的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征人的归来象征着生活的继续。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女性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表达了对生活的坚韧与希望,也传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青海:象征着边疆,代表着离别与牺牲。
  • 单于:代表着历史的权力与战争的象征。
  • 征人:象征着对家的思念与归属感。
  • 新妆:象征着生活的继续与美好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统治者?

    • A. 汉族
    • B. 匈奴
    • C. 魏族
    • D. 唐族
  2. “晓起望征人”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惆怅
    • C. 骄傲
    • D. 愤怒
  3. 诗的最后一句“新妆从此理”意味着什么?

    • A. 离别
    • B. 忘记
    • C. 生活的继续
    • D. 战争的结束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结合历史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闺中曲》吴鼎芳:两者都在战争背景下展现人们的情感,前者更为沉重而悲壮,后者则融入了女性的细腻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吴鼎芳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边塞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十六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八 即事二首 其一 示宝觉 四皓二首 其二 示元度 纯甫出释 灵山 黄河 寄茶与和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而字旁的字 天荆地棘 扣跋 包含猊的词语有哪些 时尚 熏莸同器 闹脾气 龍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毁誉不一 疆土 空单 支字旁的字 不念旧恶 三拜九叩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