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18
酌酒对孤月,今宵中半秋。
古今嗟逝水,天地入高楼。
宿鸟摇花影,轻云趁水流。
何当太湖上,散发棹扁舟。
在这孤独的月光下,我举杯畅饮,今天正是中秋的半夜。古今都在叹息流逝的岁月,天地的景色尽收眼底。栖息的鸟儿摇晃着花影,轻盈的云彩伴着水流而去。什么时候能在太湖之上,放下头发,划着小船悠然自得呢?
诗中提到的“太湖”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宁静与和谐美好。而“逝水”则常见于古诗中,表达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哲理。
作者介绍:周密,字公谨,号孟庵,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中秋之夜,诗人饮酒赏月,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
《中秋登楼》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作,生动地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篇以“酌酒对孤月”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月亮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孤寂。接着,诗人通过“古今嗟逝水”这一句,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古往今来,岁月如流水般无情,令人感慨万千。
然后,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宿鸟摇花影,轻云趁水流”。栖息的鸟儿和轻盈的云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好,也映衬了诗人的心情。最后一句“何当太湖上,散发棹扁舟”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太湖之上,轻松自在地划着小舟,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酌酒对孤月”中的“孤月”指的是哪个节日的月亮?
诗中提到的“太湖”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散发棹扁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