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0:49
相思儿令
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
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
醉来拟恣狂歌,断肠中赢得愁多。
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
春天的景色渐渐美丽,阳光照耀着烟波荡漾的湖面。正是艳阳高照的好时节,却不知为何落花纷纷飘零。喝醉了酒,想要尽情地歌唱,但心中却满是愁苦。不如早点回到窗前,有人正在重画那双美丽的眉毛。
晏殊(991年—1055年),字子骥,号小山,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政治家。晏殊擅长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景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思儿令》写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流露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作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失去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思儿令》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对落花的感慨,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整首词的情绪由春日的明媚景象引出,逐渐转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头的“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阳光照耀下的景色更显得生机勃勃。然而“争奈落花何”一句,突显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仿佛在暗示着爱情的脆弱与易逝。
接下来的“醉来拟恣狂歌,断肠中赢得愁多”,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在醉意中想要放声歌唱,却无奈于心中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最后一句“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仿佛在暗示着即使生活中有许多烦恼,但依然可以找到慰藉与温暖。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了晏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细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爱情脆弱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失去的哀伤。
相思儿令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晏殊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落花”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生命的脆弱
C. 春天的景色
D. 友谊的长久
“不如归傍纱窗”的意思是什么?
A. 回到窗前,享受温暖
B. 去外面游玩
C. 画眉毛
D. 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