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睿恩新

《睿恩新》

时间: 2025-07-27 22:16:09

诗句

芙蓉一朵霜秋色。

迎晓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独立倾城,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

金蕊绽、粉红如滴。

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16:09

原文展示:

芙蓉一朵霜秋色。
迎晓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独立倾城,
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
金蕊绽粉红如滴。
向兰堂莫厌重深,
免清夜微寒渐逼。

白话文翻译:

一朵芙蓉花在霜秋的色彩中绽放。
清晨的露水依依不舍地挂在花瓣上,花儿先前就已悄然开放。
她就如同倾城的佳人独自伫立,
在红色的栏杆旁暗中传递着消息。
我静静地面对西风,默默无言。
金色的花蕊绽放,粉红色的花瓣如同滴落的露珠。
在兰堂中,不要厌倦那重重的深邃,
免得在清冷的夜里,微寒渐渐逼近。

注释:

字词注释:

  • 芙蓉:指荷花或芙蓉花,象征美丽、纯洁。
  • 霜秋色:指秋季霜降后的景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迎晓露依依:清晨的露水依依不舍地挂在花瓣上。
  • 倾城: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
  • 朱槛:红色的栏杆。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倾城”一词常用来形容绝世佳人的美丽,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晏殊在政治上曾任多种官职,深受皇帝器重。

创作背景:
《睿恩新》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晏殊的政治生涯中期。诗中通过描绘花卉的美丽,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睿恩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芙蓉花在秋霜中的精致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与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芙蓉一朵霜秋色”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雅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初秋的微寒与花儿的孤独。接着,诗人通过“迎晓露依依先拆”,进一步渲染了早晨露水的清新与花瓣的柔美,生动地刻画出芙蓉花的娇媚。

“似佳人独立倾城”,将花与美女相联系,使得自然与人性相互交融,诗人似乎在说,花的美丽如同佳人的姿态,令人心醉神迷。后面“傍朱槛暗传消息”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仿佛在暗示着花儿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尤其是“静对西风脉脉”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沉思与情感的流露。最后以“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收尾,既包含了对环境的描述,也暗示了内心的感受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蓉一朵霜秋色。 - 描述秋霜中一朵芙蓉花的美丽,烘托出清冷的秋意。
  2. 迎晓露依依先拆。 - 清晨露水挂在花瓣上,花儿已经悄然开放。
  3. 似佳人独立倾城, - 花儿如同倾城的美人,独自伫立,暗含孤独之感。
  4. 傍朱槛暗传消息。 - 在红色栏杆旁,花儿似乎在传递着某种情感或信息。
  5. 静对西风脉脉。 - 诗人静静地面对西风,心中默默思考。
  6. 金蕊绽粉红如滴。 - 描绘花蕊的金色与花瓣的粉红,生动细腻。
  7. 向兰堂莫厌重深, - 对于深邃的兰堂,不要感到厌烦,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8. 免清夜微寒渐逼。 - 提醒自己在清冷的夜晚要保持温暖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美女相比较,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花儿“暗传消息”,赋予花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工整之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芙蓉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美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纯净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脆弱与孤独。
  • 霜秋色:体现了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
  • 佳人:代表人间的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 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蓉一朵霜秋色”描绘的是哪种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似佳人独立倾城”中的“佳人”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上的美女
    B. 芙蓉花
    C. 诗人自己
    D. 诗人的爱人

  3.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
    D. 自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写。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晏殊的《睿恩新》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在描绘自然,但晏殊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放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多位宋词人的优秀作品。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对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
  • 《晏殊传》:详细介绍晏殊的生平及其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官直舍有木犀一株盛开与余修竹惟隔屏墙尔 怀古 偶作 余壮岁尝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赋二绝 赋婺州之录参厅明远楼为李中甫董奇卿作也 舟喻 送米与人 送客 赋张舍人抱啸堂五首 其一 赋汪先辈昆仲听雨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包含苑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昔来 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女主人 采字旁的字 软枣 华如桃李 发言盈庭 片札 金刺 艮字旁的字 伊于何底 鱼溃鸟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