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专诸巷看谷梁买鼓槌

《浪淘沙 专诸巷看谷梁买鼓槌》

时间: 2025-05-07 17:44:02

诗句

绿水滑如油,涨满铜沟。

柳花伴我作閒游。

青漆鼓槌红架子,别样风流。

买了且归休,单绞岑牟。

世间定有此人不。

须向金阊亭下路,打散春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44:02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专诸巷看谷梁买鼓槌
陈维崧 〔清代〕

绿水滑如油,涨满铜沟。
柳花伴我作闲游。
青漆鼓槌红架子,别样风流。
买了且归休,单绞岑牟。
世间定有此人不。
须向金阊亭下路,打散春愁。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为白话文如下:

绿水如油般滑腻,涨满了铜沟。
柳花陪伴我悠闲地游玩。
青漆的鼓槌和红色的架子,展现出独特的风流韵味。
买了鼓槌就回家休息,独自缠绞着心中的烦恼。
世间定有这样的人吗?
应该去金阊亭下的路上,来驱散春日的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水:形容水面如油般光滑清澈。
  • 铜沟:指水渠,因其用铜制成而得名。
  • 柳花:指柳树的花絮,象征春天的温柔和生机。
  • 青漆鼓槌:青色涂漆的鼓槌,象征着乐器的美观。
  • 红架子:指鼓的架子,颜色鲜艳,体现了节日的气氛。
  • 岑牟:指一种心情或烦恼,常用来表现内心的郁闷。
  • 金阊亭:指金阊地区的亭子,寓意优美的环境。

典故解析

  • 金阊亭:金阊是古代苏州的一个地名,以其风光旖旎而著称,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诗中提到的亭子,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年-约1680年),字仲明,号蓉溪,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历史变迁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借助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抒发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同时又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考。开篇“绿水滑如油,涨满铜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水充盈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柳花伴我作闲游”,让人仿佛看到诗人与柳花相伴,悠闲地漫游在春日的暖阳下,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青漆鼓槌红架子,别样风流”一句,不仅描绘了乐器的美观,更暗示着诗人对艺术和生活之美的追求。诗人通过“买了且归休,单绞岑牟”,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烦恼,尽管外界美好,内心却难以平静。

最后的“须向金阊亭下路,打散春愁”,通过金阊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美好的环境中,消解心中的愁苦,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在自然与情感之间取得了和谐的平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水滑如油,涨满铜沟:描绘了春日水面平静如油的状态,体现了自然的美丽。
  2. 柳花伴我作闲游: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柳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3. 青漆鼓槌红架子,别样风流:通过乐器的色彩对比,表达了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
  4. 买了且归休,单绞岑牟:表明诗人内心的烦恼,尽管外表寻求美好,内心却仍然困扰。
  5. 世间定有此人不:反思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表达对世间美好情感的向往。
  6. 须向金阊亭下路,打散春愁:寄希望于自然的力量来缓解内心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滑如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的状态。
  • 对仗:如“青漆鼓槌红架子”,通过颜色的对比增强了句子的音乐感。
  • 象征:柳花和金阊亭分别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内心烦恼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柳花: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生动。
  • 鼓槌:象征着艺术与生活的美好。
  • 金阊亭:象征着心灵的寄托与情感的释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绿水”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湖泊
    C. 水面如油的状态

  2. “青漆鼓槌红架子”中的红架子象征什么? A. 忧愁
    B. 节日的气氛
    C. 生活的枯燥

  3. 作者希望通过“金阊亭”来做什么? A. 寻找朋友
    B. 驱散春愁
    C. 购买乐器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陈维崧与李清照

陈维崧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春天的描绘,但二者的情感基调不同。陈维崧在春日的美景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烦恼,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惆怅。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九日游智度寺 九日酬赠陶惟谦文学 九日石堂峪力疾登高适王兰谷遣使遗鲑菜江洲白衣遂复同之喜而有作 九日寄鲁客 九日宴集分韵得驶字 九日泛舟同朱元晦 九日夜月色如昼山林清绝念无以共此赏者闻元长宗正仲长隐居陪端殿枢公过彦文太常因游招福戏简彦文三首 其三 九日南归途次用杜牧之韵 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九日同郁大夫白子泛舟石湖登高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穴来风 比萨扬人 浓谲 普济众生 尸字头的字 搦管操觚 祖结尾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民生涂炭 又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灰心槁形 穴宝盖的字 玉帛 挹彼注兹 夏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