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7:58
涨涂溪半篙新雨,
浪花一簇风软。
绿云遮处斜阳外,
三两渔翁唱晚。
孤棹短。
撑不住银涛雪浪乌蓬转。
蜻蜓款款。
爱飞绕钓纶,
欲留还去,
斜映水清浅。
摇双桨,
路入桃源不远。
武陵春风花暖。
烟波自有神仙趣,
那被簪缨拘管。
尘不染。
只合是青鳞换酒盈杯盏。
老夫慵懒。
拼烂醉狂歌,
蓑衣不脱,
卧看月轮满。
涨潮的涂溪,刚刚经过一场小雨,
浪花在微风中轻轻涌动。
绿云遮挡的地方,斜阳照射着,
三两渔翁在傍晚时分轻声唱歌。
孤独的小船,
撑不住银涛和雪浪,乌蓬船随波而转。
蜻蜓轻盈地飞舞,
围绕着钓竿飞来飞去,
似乎想停留,却又想飞走,
斜映在清浅的水面上。
摇动双桨,
路途不远便能进入桃源。
武陵的春风温暖花香。
烟波中自有神仙的趣味,
不被簪缨所束缚。
尘世的污垢不染我。
只合是青鱼换酒,满杯相邀。
老夫懒散,
尽情陶醉高歌,
连蓑衣也不脱,
躺着看那圆月高悬。
陈虔安(约1640-约1711),字仲明,号庸庵,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清新自然。他的诗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摸鱼儿 涂溪观钓》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写涂溪的自然美景,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时值清代中期,官场腐败,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诗表达逃避现实的心声。
这首《摸鱼儿 涂溪观钓》展现了陈虔安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涂溪的优美景色,雨后的溪水轻波荡漾,渔翁唱晚的悠扬声调,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诗人通过孤舟、蜻蜓等意象,传达了自由自在的渔家生活,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理想状态。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表现在“摇双桨,路入桃源不远”中,更加突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通过“烟波自有神仙趣,那被簪缨拘管”一句,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对权贵束缚的不屑,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束缚的不屑。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出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
诗中描绘的水面是怎样的?
A. 风急浪高
B. 浪花轻柔
C. 平静如镜
D. 波涛汹涌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生活
C. 官场权贵
D. 自然灾害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权利
B. 无所谓
C. 蔑视与逃避
D. 积极参与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摸鱼儿》更侧重于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桃花源记》则强调社会理想的逃避与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