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0:30
小重山·点染烟浓柳色新
作者: 韩淲 〔宋代〕
点染烟浓柳色新。
小桃红映水,日初匀。
露收芳径草铺茵。
凝情久,风淡起轻尘。
梁燕已争春。
折花闲伴酒,试濡唇。
流莺何处语声频。
阑干曲,蜂蝶更随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烟雾中,柳树的颜色显得格外新鲜。
小桃花的红色映照在水面上,阳光刚刚照射过来。
露水收起后,芳香的小径上铺满了青草。
我凝视良久,微风轻拂,扬起了细微的尘埃。
小燕子已经争先恐后地迎接春天。
我在悠闲地折花,伴着酒,试着轻轻沾湿唇边。
流莺在何处频频鸣叫呢?
在曲折的栏杆旁,蜂蝶也随人而舞。
作者介绍:
韩淲(生年不详—约1154年),字仲明,号东山,宋代词人,擅长抒发情感,尤其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其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小重山作为一种词牌名,流行于宋代,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大自然苏醒之际,诗人借助春光描绘自己的心情,表达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感悟。
这首《小重山·点染烟浓柳色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的“点染烟浓柳色新”便以生动的意象引入,柳树在春烟中显得愈加生机勃勃,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气息。紧接着的小桃红映水,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示了春天的活力。
诗中描绘的场景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色,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随着“露收芳径草铺茵”,诗人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温柔而闲适的生活态度。诗的后半部分,随着“流莺何处语声频”,声音的描写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种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用词考究,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充分展现了宋代词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点染烟浓柳色新”中的“点染”指的是什么?
A. 涂抹
B. 清洗
C. 染色
D. 装饰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A. 小桃花
B. 柳树
C. 燕子
D. 流莺
诗中的“流莺何处语声频”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鸟鸣的声音
C. 花开的情景
D. 夕阳的余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相比,韩淲的这首词更侧重于春天的细腻描写与悠闲生活的感受,而李白则通过笛声传达了对离愁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独特韵味,却以不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深入探讨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适合喜欢古典文学的读者。